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

ID:36776585

大小:203.4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5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_第1页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_第2页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_第3页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_第4页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_第5页
资源描述:

《事在性情生活间-中国文学多元整合教学模式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事在性情生活間——中國文學多元整合教學模式舉隅事在性情生活間——中國文學多元整合教學模式舉隅許志榮課程發展處中國文學課程「文學賞析教學」研討會演講內容(2003年3月8日)一、「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文學教育情歸何處?中六中國文學新課程的構想觸動我們反省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文學科安身立命的地方究竟是甚麼?個人認為可以按不同的層次得到不同的答案:第一個層次是對作品的理解和鑑賞。文學教育即語言文字的審美教育,而文學的內涵是人生的美善和動人肺腑的意境情狀,如果學生能對這些內容有所的領略,首先得到的是「形相直覺」(美感)的滿足和啟發。

2、第二個層次是對文學元素的認識。讀本科後,學生應懂得文學這個專業的研習重點,包括內涵主旨、佈局構思、修辭技巧、行文風格、當代文風,乃至作家與時代的關係等。第三個層次是對中國文學特質的掌握。讀中國文學與讀西方文學的收穫並不一樣,讀中國文學作品,對體現在其中的文化特質應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可作為文化教育、公民教育以至國民教育的基礎。59綴文創思——開展中國文學課程新路向第四個層次是性情之教及文化承傳,即繼承「興、觀、群、怨」的傳統。「群」、「怨」對現代年青人尤其重要。文學教育不單在性情修養上要求學生學會感受、接納和欣賞別人,更要進一步學會講究地表

3、達自己。預科文學新課程加強了創作成分,個人認為是本科成熟發展的重要標誌。二、「童僕歡迎,稚子候門。」——可能嗎?文學課的鐘聲響起,教師踏進課堂的感覺是「童僕歡迎,稚子候門」,然後在欣然期待的目光下打開課本,師生一起陶醉於名家傑作的世界裡⋯⋯相信這是所有文學科教師夢寐以求的情境。中國文學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應有她的獨特的魅力,而魅力的來源除了教材吸引之外,教師的教學風格也是個關鍵。以下是一些個人在文學課上嘗試傳達給學生的感性元素,希望藉此機會提供給各位同工參考:1.生命感——風采、情操與尊嚴文學教學要煥發出作者的生命情調,讓學生投入作品之中

4、,感受生命的風采、情操與尊嚴。武松成功打虎固然是生命力的煥發,至於令陶淵明慨嘆「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的荊軻,雖然行刺秦王失敗,但依然驚天地泣鬼神。試想圖窮匕現的一剎,如果荊軻的匕首刺中秦王,歷史便要改寫,刺不中便成了千載遺憾。就是那一剎,個人成為歷史的樞紐,或成或敗,關鍵竟在劍術的精純粗疏之別,千秋浩歎遂由此而起。教師只要能把作品主人公的心靈世界呈現在學生面前,文學就是一個動人的科目。在《涉江》中,屈原寫他所好的奇服:「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華衣美服的背後是一種對士人身份、氣

5、節和理想的堅持執著。又如《論語.先進》所記:「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劫後重逢,師徒之間來不及問安,而竟語及生死,其中的愛與敬是何等深切!60事在性情生活間——中國文學多元整合教學模式舉隅2.生活感——想像與共鳴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學科的教材自然有較多古典的作品,突破時代隔膜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其實有待我們突破的不單是古典文學的時代隔膜,縱使是現代文學,對我們的學生來說,同樣出現時代的差距。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抱著一個信念:文學作品的本身就是幫助我們超越時代、空間和個人閱歷藩籬的載體,只要我們

6、引導學生清除語文障礙,並運用生活經驗作為想像的基礎,一定可以激發他們的同理心,喚起共鳴。教學上運用想像可以有「順」、「逆」兩個方向。如《論語.先進》「子畏於匡」一則,施教時可提供背景資料,引導學生設想自己是顏回,順著文意,設身處地思考一下,究竟「子在,回何敢死?」的原因是甚麼。至於「荊軻刺秦王」一事,可引導學生順勢設想,如果我們將某國首領視為當今的霸主,要派刺客暗殺他,於是一大串問題就擺在面前:如何估量形勢?如何物識刺客?用甚麼方法行刺?那個刺客為甚麼要做刺客?他的背後有甚麼故事?他可靠嗎?怎樣保證一定成功?一旦失手怎麼辦?那個刺客的想法

7、又如何?此外,亦可引導學生對課文逆勢設想:如果刺殺秦王的行動真的成功了,對歷史、對荊軻個人有甚麼影響?然後將順、逆兩種聯想對照原文及歷史實況,突出對比,增強事件及人物的感染力。3.形象感——「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刺激文學作品本來就是形象化的語言結晶,但作品的意象對大部份學生來說仍是平面和抽象的,難以留下深刻印象。一節成功的文學課必須將學生覺得比較抽象的意境形象化地呈現地出來。文學科不能只停留在平面化的字義疏解,而要為作者的心靈世界賦予具體形象,把作品的意境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我們可以想像古代的說書人講武松打虎時,武松的醉態

8、可掬,而那隻吊睛白額大蟲就撲在聽眾的面前。我們教文學,講荊軻刺秦王,要令學生攝於蓋聶論劍的氣勢,聽到易水送別的悲歌,看到秦舞陽61綴文創思——開展中國文學課程新路向色變震恐的樣子,並且在圖窮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