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ID:36836292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上传者:U-2437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_第1页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_第2页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_第3页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_第4页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桃坑学校:尹光文(15873321195)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也是我们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班级授课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等方面都有显著实效。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习效果。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从而来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也是我们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班级授课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等方面都有显著实效。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习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这一学习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当今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中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其实践意义非常重要。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反思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着生搬硬套、摆空架子等现象。更有甚者,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观摩课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逢课必用,其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合作学习用的不好,常常不能达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理想效果。问题一:重“学习”轻“合作”,学生“作”而不“合”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只是把合作作为手段,认为合作的目标就是获得知识,忽视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合作技能的训练。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学生们往往缺乏合作协同的精神,他们虽然在教师的要求下同一个“小组”5 里就有关的问题或内容进行着“学习”,但是学生的合作并不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所谓的“合作”往往表现为:第一,各自为政。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他们不商量也不讨论,各自埋头自己做,不问小组组长自己应该是做什么,他们的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独自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二,局部合作。合作不能在整个小组中实现全员互动,而是一少数学生和自己旁边或者周围的两三人合作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三,盲目随从。在合作学习中,有少部分学生自己不思考,分析,而是关心盲从于小组中其他成员(尤其是优秀生)的观点,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墙头草。问题二:重“形式”轻“实效”,合作徒有其形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与开展中,由于许多教师不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只注重了表面形式,追求表面热闹,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及时机缺乏认真设计,不管内容的难易,也不管有无合作的必要,便盲目、勉强小组合作,这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窄化成为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变教师讲授为小组学习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一节课下来,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从早到晚学生却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种“摆花架子”、“走过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些教师用来公开课堂上用来表演的“道具”而已,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三: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合作不充分在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只注重整体,而忽视了个体。有些课堂片面追求合作气氛,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容易造成优生一言堂。况且中学生自制力较差,好动、贪玩,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漫,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些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一定能够友好相处,有的学生成了“小霸王”,大权独揽,垄断了操作任务,不让他人插手;有的成了旁观者,不习惯也不善于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久而久之,产生了依赖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更有学生乘此机会思想游离,说一些或做一些与讨论知识无关的事。问题四:重“学生”轻“教师”,教师“放”而不“导”合作学习,本来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学生间有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为了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5 改变了过去的那种以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一味地追求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合作,教师自己也不给学生什么提示,也不指导,也没有反馈,好像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试想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自身又缺乏理性认识,这样的学习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吗?其实,合作学习比传统的学习更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合作过程,一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就有了精神上的融通,师生之间就可以建立起一种真正地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而由此产生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决定着教学的成败。问题五: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监控不到位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施实验之初,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小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这些都导致小组合作交流不能顺利进行。有的时候,一个好学生可能一节课发言达十多次,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会失去自信。甚至在合作学习中成了听众,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和方法对策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小组的内部构成如何,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作为课任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小组组合,并且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该进行“异质分组”,并注意“组间同质”的问题。分组完成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组员分工和合作意识的启发,既要使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又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小组的一员,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进行配合,懂得学习中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道理。对策二:精心安排合作学习内容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内容时,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灵活、开放,也要有一定的探讨和讨论价值、有一定的难度。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学生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适当的、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问题难易程度的适宜性。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肤浅的问题不值得讨论,但问题又不能难到让学生无话可说,要做到难易适中,否则就不能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问题情境的启发性。问题的情境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启发学生做由浅入深的连续思考。第三、5 问题结论的开放性与挑战性。问题往往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知识加以探讨。富有开放性与挑战性的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内心需要,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教师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的问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学生的有价值的值得讨论的质疑也可以灵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而且,一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出现随意性与形式化。宁少勿滥,注意抓住契机。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现象。对策三: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晰、全面。合作学习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的,教师应当正确地把握时机,合理地分配合作时间。合作学习首先必须以学生的个体学习者为基础,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形成较成熟的、个性化的见解基础上进行。这样,小组交流才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认知冲突,最终导致高质量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之前务必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自己初步认识后再共同讨论,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合作时机,以便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一般说来,教师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适时进行合作。1、在教学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学生只有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交流才有意义。在这生情况下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2、在学生迷惑、混沌时教学教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迷惑、混沌状态时,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澄清概念,加深理解。3、在出现分歧、矛盾处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或见解。5 1、在需要协作、繁忙时在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忙、需要协作时开展合作学习。对策四:加强监督和指导。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做旁观者,而是要扮演好“调控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首先,要多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多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并进行鼓励,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舞台。其次,合作学习小组在讨论问题时,有时也可能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或指导合作技巧,或激活学生的思维,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另外,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虽然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虽然在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要充当了多种角色,但是我们的目的为了促进我们课堂教学有效,让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合作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沟通能力,更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我们应该尽量让每一位学生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者”,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和学新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肖川主编号湖北教育出版社)3、《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4、《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