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朱敏玲

赛课教案-朱敏玲

ID:36836553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6

赛课教案-朱敏玲_第1页
赛课教案-朱敏玲_第2页
赛课教案-朱敏玲_第3页
赛课教案-朱敏玲_第4页
资源描述:

《赛课教案-朱敏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葛湖小学赛课教案及反思课题:《杨氏之子》执教者:朱敏玲班级:五(1)班教学任务分析: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读通课文。2.创设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对话,以及对“未闻”“应声答曰”的辨析来体会杨氏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古今文对照背诵课文。4.通过情境的创设学会对“……氏”“未闻……”的迁移运用。重难点:重点:通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通过对“未闻”“应声答曰”等词的辨析来体会杨氏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解读课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2、读读

2、题目,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姓杨人家的儿子)3、这是古人的说话方式,请你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姓,用这种古人的方式来介绍自己。(张氏之子,蔡氏之女……)二、读懂字词,读准停顿,读通古文1.放声自由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通顺。(至少读两遍)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觉?3、师范读。4、学生跟着师逐句读。5、重点指导两个读音:为(wèi)设果应(yìng)声答6、出示停顿标志的课文,生练读。教学流程7、你觉得哪一句跟刚才自己读得不一样。(指名说)8、指名学生读全篇。(2名)三、理解文意,明白顿点。1、聚焦难读句子,教师建议关注解释。导语:同学们

3、,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刚才我们读了那么多遍,你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吗?2、同桌互说,小组练说,全班交流。3.解决难点,以不同方式展开。(预设)*孔君平诣其父1)指名学生读。2)学生结合注释知道“孔君平”是一个人名,“诣”指的是拜访。3)学生再读句子,同时老师划出停顿,齐读。*乃呼儿出1)学生联系上文,“父不在”:父亲不在家。结合注释知道“乃”指“于是”的意思,继而了解句子大概。2)再读句子,读准停顿。*孔指以示儿曰老师根据学生的释义,同时在句子上划出相应的停顿。1)学生结合注释,说句子的大概2)指名读,齐读,再次强化正确停顿。*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学生理解现在的“家禽”:家里养的鸡

4、、鸭、鹅等。2)学生结合语境,对文中的“家禽”分别释文:“家”指夫子家。“禽”:鸟类。“家禽”指的就是夫子家的鸟。故而明白中间应停顿。4、师生对读。四、定格对话,品味聪慧,读出韵味主问题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甚聪慧”表现在哪里?思路导航1:默读课文,划出课文的总起句。2、师生对读,体味巧妙。1)创设情境,师生角色定位后合作对话。2)结合情境,对词句再解读。(教师手指黑板上的课文,引导学生逐字理解。)3)对读词句,体味聪慧。导语:果然是对答如流,不过我现在不是整句说,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看看你们能否对上来。4)引导学生从对话中去发现巧妙之处。小结:都是以姓做文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

5、而体会其机智聪慧。3、品味“夫子”,回击聪慧1)、“夫子”是什么意思?(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2)、所以我们把孔子也叫“孔夫子”、老子也叫“老夫子”。那这里,杨氏之子叫谁叫夫子?(孔君平:)3)、假如我把“夫子”换成“尔”,你觉得有什么不同?4)、小结:体现了杨氏之子有礼貌,难怪作者在开头这样写道———(生齐读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4.对比朗读,品味“未闻”,迁移运用。1)比较朗读:对比读体味语气的不同。导语: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对上了,而且对得很工整,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杨氏子在回答孔君平时,还有两个字———未闻。学生对比着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说话硬邦邦的。

6、)*“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婉转,听起来比较有礼貌……)2)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小结:“聪慧”,体现了杨氏之子能用委婉的方式回答,难怪作者在开头这样写道———(生齐读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3)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5.品味“应声答曰”,回击聪慧,念出“韵味”。1)同桌对读对话,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指名读后,着力在语气、神情上点评,让对话更有情趣。(继而在评价中引出“应声答曰”。)师生合作读,读出“应声答曰”的感觉。2)由“应声答曰”,再次回扣孩子的聪慧。引:一个九岁的孩子,就有这般机智、这般聪慧,这般反应机敏,让我们由衷地钦佩,难怪作者在

7、开头这样写道———(生齐读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3)回归整体读全文,学生学古人样子,摇头晃脑、有声有色地读课文,读出韵味。教学反思:本堂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上课之前很是担心,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能否适应。在导入环节,教师解释了课题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陶氏之女”、“丁氏之子”……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下文的学习中,学生投入了较大热情。反思这堂课,基础环节做的不够好,板书过于简单,对于多音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