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11

《陋室铭》教学设计11

ID:2154154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陋室铭》教学设计11_第1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11_第2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11_第3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11_第4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11_第5页
资源描述:

《《陋室铭》教学设计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陋室铭》教学设计11《陋室铭》教学设计11《陋室铭》教学设计11《陋室铭》教学设计11《陋室铭》教学设计11  张笑天——《陋室铭》人教八上  一、教材分析:《陋室铭》这篇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和节操的表白,谈到了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所以,学习这篇托物言志的要能体会到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并潜移默化的受他的感染和熏陶。但是在汲取传统经验中有益的部分时,也应引导学生注意敢于创新,不墨守陈规。以为载体,培养学生言阅读的兴趣、习惯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正确朗读。  二、学情分析:1、八年

2、级的学生对于朗读已经并不陌生,也应该零零散散的会一些阅读的方法。然而系统的指导,特别是以言为例子的系统指导还不太有。正确的朗读是深入理解的基础;有感情的朗读是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前提。所以,培养较高层次的朗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2、现在的社会风气和我们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家长的观念,使得孩子们对于古人“安贫乐道”的节操和志趣缺少领悟。通过学习本,学生会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污浊世风中保持心灵的纯净。然而,学生所处的又是竞争激烈、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又需要引导学生古为今用的理解“安贫乐道”。  三、学习目标

3、:1、熟练地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提高朗读水平。  2、掌握本出现的言现象,了解中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古人高尚的情操,领会“安贫乐道”的含义,并正确的看待“贫”、“富”和“道”的关系。  四、教学辅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五、本节人教八上想要实现以朗读的方式带动言字词的理解、带动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带动本写作手法的了解。在朗读成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挖掘“安贫乐道”的深层含义,并古为今用的理解它。  六、实际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假设你的眼前有两座房子:一

4、个是王公大厦,华丽无比,里面有绫罗绸缎的床铺,有珍海味,就跟《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似的。另一个是茅屋草房,绿草茵茵,不过你可能得吃粗茶淡饭和布衣裳。你喜欢哪个?老师要听真心话啊。(找两名学生回答,只要是真心话即可)  再追加一个条:如果你选择第一个,你可能被迫要说一些违心的话,甚至还要做你良心上不愿去做的事。但是如果你住第二个房子,则会有知音相伴,可以坚守真我,率性而为。那你又做何选择?(两生交流)  那我们学习以下《陋室铭》,看看刘禹锡住的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他喜欢这间陋室。学完之后,你是否改变原先的选择?  2、学常识

5、  学生交流“铭”的体和刘禹锡的简要资料。韵脚在朗读时注意清晰、响亮。  由《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别人悲秋,他却喜秋,他就是这么与众不同。世人都喜欢住大房子,他却独爱陋室。还写了这篇《陋室铭》。  (二)朗读  1、自由朗读一遍,准备展示。  2、一生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准备做点评。  3、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归纳朗读的方法。  (1)要读准字音,不要错读  (2)要分清句读(du),不读破句  两个事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理解“乱、劳”的用法,知道“

6、丝竹、案牍”的意思,体会“之”的用法-----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学生通过反复试读,根据句子的意思,根据语感就可正确断句,学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正确的读出其他句子的节奏。  (3)要读出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运用声音表情达意)  4、分层朗读,试图读出语气。  (1)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生试读。其他同学做点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把握。  引导学生找出三句该重读的句子,体会前两句的“铺陈”的作用。解决重点字词“名、灵、德馨”的意思,并注意这几个词语的重读。  师范读,学生都

7、不由自主的自己朗读起  若干生再读,有进步。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一句,学生能把握句子的美感,并知道试着读出这种美,可借助想象,想象成你就在这种环境中。  第二句,学生能感觉出作者因交往之雅而产生的自豪感。生读出这种感情。  第四五句,读出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学生在自己总结语气、语调特点的基础上能自主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应起一个垂范的作用。  小组内部交流朗读,声声互评。  展示小组成果,班级内部互相比较。  (3)南阳诸葛庐

8、,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把握反问句的语气特点,理解引用孔子这句话的作用。了解“之”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都能把握如何读了。  注:为了保持诵读的连续性,必须采用“短兵相接”的方式,无论解词、串句、说大意、指示读法都只能用三言两语,点到即止,切忌繁琐、拖沓。  、“忘我”的读  学习古人诵读诗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