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ID:28279478

大小:73.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1页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2页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3页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4页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具有跨行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X十五期间工业、农业、旅游等发展迅速,经济是全国百强县前列,但同时又是气象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都在数千万元以上,气象灾害同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科学编制X市气象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提升X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能力,更好地为X国民经济建设、

2、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新理念,以满足X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和“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气象科技对社会安全的保障能力,气象资源为生态建设的服务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发展目标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和X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强化观测业务,提高预

3、测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的发展方针,使X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级先进行列,在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天气预报服务能力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级领先水平,以满足和适应X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对气象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实际需求。——业务现代化建设、气象装备达到全国县市级气象部门先进水平、全省县市级气象部门领先水平。——气象预报水平有新的提高。预报准确率提高3-5%,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拓展领域有新突破。重点开拓精细预报、农业和生态环境气象、雷电灾害监测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四个领域。形成新型的业务服务体系,达到国内同级先进水平。

4、——台站面貌有新变化。台站环境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各项办公条件达到一流水准。——队伍建设有新进展。以“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为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二、五大骨干工程(一)一流台站建设工程。以气象台科普馆建设为中心,完成台站综合改造。1、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程。将原镀子山气象台改建成X—流的气象科普馆,对社会免费开放。提高气象科普工作的知识性、观赏性、参与性和实效性。建设内容以三大功能板块为核心:一是气象科普影视厅。采用大屏幕投影仪,环绕立体音响,声、光、电设备技术支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二是气象科技展览厅。制作气象卫星、雷达探

5、测模型,采用声、光、电设备技术支持,模拟演示探测壮观情景。气象知识图片制作成电子彩图版,具有动感效果。三是模拟观象台。设立高倍望远镜,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2、完成台站综合改造和建设。按一流台站建设标准提前达标,建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3A级气象台站。完成气象科技大楼的建设,使之满足气象行政和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3、加强观测场建设与保护。进一步巩固观测场规范化建设成果,完成观测场扩展,XX年达到25米X25米的建设标准,同时依法加强观测场环境保护与建设。(二)立体气象监测系统工程1、建立全市天气常规监测网络系统。组成10个多要素、1

6、0个单要素地面自动观测站网;新增4个每递增300米高度的自动梯度观察站;在市区布设大气电场测量仪,建立雷电信息处理中心,完善雷电监测网;建立小型测雨雷达站O2、建立以省气象台多普勒雷达为核心的全市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系统。建立省级多普勒雷达远程工作平台;建立x市区短时天气雷达及应用系统;建立x暴雨多发区监测系统;建立DVB-S遥感卫星利用站系统。3、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设立3-4个大气化学观测点,建立大气化学分析实验室;开展紫外线、酸雨、天象、物候等观测;建立卫星遥感监测应用分析平台;增设大气本底化学观测业务;建设皇天皈生态气象环境监测站。(三)新型气象信息通信网络

7、系统工程1、进一步完善省一市一县宽带通信网络的建设,改善可视会商系统。2、建立依托局域网和宽带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积极推行电子信息交换。3、充分开发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建立本单位高性能计算机系统。4、建立海量资料存储系统,完善综合数据库建设。5、建立与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实时传输系统,气象影视节目上主持人。6、开发以现代化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四)气象信息分析加工处理系统工程重点发展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水文模式、气候预测模式和气候评估模式,滤布开发研制多领域综合地球环境要素预报,基本满足政府和公众的需求。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