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

ID:28358884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1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2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3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4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一)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三类:情境模型、内容型理论、过程性理论。情境模型理论认为:工作满意收到工作任务特点、组织特性以及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情境现实理论和工作满意预测模型是这类理论的代表。前者由两个情境特性和情境现实两大部分组成,情境特性包括报酬、晋升机会、工作条件、公司政策及监督指导;情境现实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两种。该理论假设工作的总体满意感是情境特征与情境现实这两个因素的函数。后者从员工、工作和组织特

2、性三方向同时考虑了多因素对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的预测能力。工作任务木身已能很好地预测工作满意感,员工木身特征只具有微弱预测力,组织特性对预测只起到修正作用。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传统理论视工作本身特性为决定工作满意感的主导因素的观点,并给新近的组织决定因素的研究结果提供支持。内容型理论认为:需要的满足与价值的实现会导致工作满意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是该类理论的典型。前者将认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牛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种。并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个体

3、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而已得满足的需求则不再对个体构成激励。该理论的价值在于解释和预测工作满意度。但是,该理论并未提供验证性支持。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示人类需求可分成阶梯状排列的五类。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与否并非或此即彼的关系。满意的反面是未满意,不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他开创性的提出了工作满意中的满意和不满意的不对称问题,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别和联系,被大量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但它在形成过程中没有考虑人的因素,忽略了保健因子对人的激励作用,也缺乏一定的实证支持。过程型理论认为:期望、价值观等内源性因

4、素的影响可对工作满意进行解释。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阿丹的公平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都是这类理论的代表。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乘积。弗鲁姆提出期望模式中的四个因素,需耍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努力和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和个人需要的关系。工作满意的达成必须同时兼顾环境和个人的因素。公平理论认为:如果个体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报酬后的感受是报酬公平,

5、她们会对工作产生满意的感觉。公平感会在很犬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满意感。认知失调理论试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意味着不满意。此理论有助于预测员工卷入态度和行为倾向性。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当组织把外部报酬作为对良好绩效的奖励时,来自个人从事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的内部奖励就非常少,就降低个人对从事这项工作所产生的内部满意度。(二)情绪劳动策略的研究综述Ashforth和Tomiuk(2000)研究发现,员工在工作时,并不总是将内在感受与外在情绪变现出一致,大部分员工都有情绪失调的状态。Hochschild(1983)认为,员工

6、有三种方式,作为员工的情绪劳动方式,表现出与组织相一致的情绪:(1)表层行为,指当员工感觉到的情绪和组织要求的表现规则不一致,个体的内部情绪感受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仅仅是通过调节情绪的表层方面,使自己的情绪按照组织要求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主要聚焦在个体外部,是一种暂时的假装情绪表现。(2)主动深层行为,指个体通过积极思考、想象和记忆等内部心理过程,激起或压抑某种情绪,使真实情绪体验与需要表现得情绪相符合。(3)被动深层行为,是指当个体内心感受的情绪与组织的表现规则恰好一致时,个体表现出与表现规则相一致的情绪行为。而在Gra

7、ndey(2000)看来,深层行为和浅层行为可能与情绪调节机制有关。对于前者,员工是管理自己的内在感受来调节内在情绪与外在表现相一致,而在后者中,员工是通过管理个人外在可见的情绪来与组织规范相一致。可见,情绪劳动是个体在工作中为了表现符合组织规则而进行的情绪劳动管理,并不是致力于个人目的。Diefendorff等学者对情绪劳动策略变量划分为表面表现、深层表现、自然表现,与Hochschild—致。Ashforth>Morris>Zapf等人的研究都认为,深层行为与表层行为都是员工在工作中管理情绪的方式。而Ashfort

8、h(1993)谈到了情绪劳动策略的另外一种情形,即在某些情境中存在着不同情绪表达规则,这些规则要求劳动者既要表现岀适度的情绪,又耍保持内心的中性感受,Zapf把这种情形下的情绪劳动策略策划能够为蓄意不同步行为。Harris则把这种行为称为最大化理性行为。以此个体满足组织表现规则要求,表现出适当行为,但是员工的内心情绪感受却保持中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