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

ID:28601033

大小:8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1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_第1页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_第2页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_第3页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_第4页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社会伦理化向度之探———由“德性”而“德行”的新视角郭 刚*  〔摘要〕 为了弥补当代道德沦丧和意义的缺失,有必要重新寻找社会伦理化可能性路径。社会伦理的内生点从何延出?是先天的“德性”还是后天的“德行”?是个体自觉还是共同体的觉醒?社会制度化、程序化的规范伦理如何能与道德主体相一致?社会伦理能否公共化、普世化?在社会伦理的建构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由德性而德行的中间环节———常德的培养。〔关键词〕 德性 德行 常德 社会伦理〔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7-1539(2010)04-0025-07  在人类发展史上,尤其在西方,人们起先预设了社会赖以存续的德性认知或德性知识,通过对其进行了解、把握和实施而有了德性实践,它是一个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德性建构须以个体的道德内化为基础,其中道德观念是实现个体道德内化的前提。因此,只有对道德规范的掌握和道德理论的认知,才能促成公民个体“德性”的形成。于是,西方传统乃至现当代的德性伦理学的主旨揭示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受家庭影响而形成某种个性倾向或道德心理、受学校教育而获得“德知”以及通过社会实践而养成

3、“德性”并实施“德行”等。这其中忽视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个体所能遵循的公共性领域的原则能否公共化、普世化?若不能,如何又会成为许多人的共同的伦理原则?制度化、程序化的当代社会伦理规范如何能与道德主体相一致?当代人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从何延出?等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建构在“德性”基础上的“常德”社会伦理来解决这些问题。一、“德性”、“常德”与“德行”历史检视与概念辨析“德”、“性”二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已出现。“德”最初作“值”,与“直”相通。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得”相通,含有“获得”、“占有”之意;在《老子》中

4、视德为道之品质、特性;之后,《尚书》中渐渐把“德”作为接受天命的前提,并有“经德秉哲”、“敬德”、“明德”之说。因此,“德”字一开始并不完全具有“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道德含义,统治者发现要“系民就必须惠民”,为了惠民,除了施恩保护之外还必须“教诰”,即进行训诫。应当指出,周人治世已经总结出“德以柔中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最高心得。于是,《说文解字注》对“德”字作了下述解释:“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内得于己”强调的是搞好个人的内心修养,谨守做人的规范,做到问心无愧;“外得于

5、人”强调的是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注》中进一步阐释到:“德者,得也。得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这是将天道据于人的心中不缺失之意。于是,天地之性居于我心,而我心为天地立心,此是德的基本含义的演化。中国人讨论“性”是较充分的话题,通称宇宙万事万物的品质和特点,有道性、人性,甚至还包括物性、神性等。性是人天结合的契机、中介,由道下贯25*   作者简介:郭 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江苏南京 210044)。于人的品性,有所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也。在中国古代,德性

6、的原初含义是天道之性、禀赋于道之品质,有着天人感通、沟通的中介性质,后引申为社会践行的基本原则。于是,德性是个中性词,在内容规定性上没有善恶之分以及正当与不当之别,也无层次、等级之分,更无社会规范性,因为它直接源于天性(道性)自然,是质朴的、内源性的,但分化为不同的性分而有着个体的差异。用现代的科学发现解释是,人类禀赋的元素相同,即所谓的质地一样,但结构的微妙差异造成不同的个体功能(尤指思维、心理活动机理)。然而,即后的“德性”便被赋予褒义词,如《中庸》有“尊德性”,就是指在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即德之性)基础之上,来实

7、践人的社会道德原则。在西方古代,“德性”一词的含义与中国类似,视为自己本性的力量,而且是自由自觉地实践智慧,不同点是西方人的德性转为对公正行为的预想和体认的关注。其根本性的差异在于,德性在中国是道德的出发点,在西方则更多被视为道德本身,麦金太尔所追溯的德性即如此。德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将外在规范转化为自我的内在规范状况,包括社会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评价,体现社会人伦秩序与个体品德修养的统一,而成为社会道德。于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了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但是,无论是古代东方还是古代西方,德性指的是个体式的行为,都缺乏整体恒

8、久性的品质———常德,没有形成共同体伦理规范。于是,德性在个体差异中存在着由内及外所具有的特征,是一种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1]。在中国古代,德性都是自然的、天然的,天生的德性尚不具备道德观念,正如马振铎先生解释孟子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