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

ID:28634654

大小:8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2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_第1页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_第2页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_第3页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_第4页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页眉高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启示”类问题以历史之镜对照现实,不但总结历史,更是为现实寻求依据,找出对策,防患未然。这种把历史现实性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教育功能。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训练,能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对改变“历史就是记忆”的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甚至人文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鉴于此,历史启示类题型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1、题型特点: (1)通常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看法”、“理解”、“你认为”等提示语来提问,体现了历史的借鉴教

2、育功能,是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2)“启示”类试题一般都是有多个设问的题,而“启示”往往出现在试题的最后部分, 这一问的思考和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高考“启示”类试题的答案在设计上非常重视前面问题的铺垫作用,所给答案与前面设问答案浑然一体,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3)从近年来试题答案的设置上看,答案不唯一,具有主观性、开放性和多元化。设置了多元答案,考生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所答内容也不必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只要考生

3、所答的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这就给了考生更大的主观性和主动性。该题型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比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4)阅卷标准的多元化。由于命题者没有为“启示”类开放性试题给出明确答案,这样,阅卷老师不能象以前那样生搬硬套答案,给阅卷老师打分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一般来讲,既要采点给分,更要采意给分,只要考生给出的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就可得分。2、解题技巧(1)先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其次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2)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教材、题目材

4、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分析,特别注意最后一问的启示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与材料中涉及这一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页脚.....页眉(3)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因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借鉴意义,用于指导现实活动。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最后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条目间内容相近,或答出内容过于具体,缺乏理性与概括。(4)最后确定作答

5、内容。经验教训与启示问题,多能通过一定角度与现实相联系,依据题目本身能够得出许多经验教训或启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将那些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写入答案。因为,这类题一般而言分值不高,答案要求不会太长,答出三个左右的条目就可以了,即使我们想多写上两条,也注意作答的顺序。(5)注意语言表达。由于经验教训或启示,是用于指导现实活动的,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即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例1(2005上海高考第1题)“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

6、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史上重要人物对历史的看法。A项为司马迁的观点;B项为明清时“经世致用”观点;D项是司马光的观点。例2(2006年全国卷Ⅱ第38题)(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 元 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

7、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页脚.....页眉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