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

ID:31643411

大小:61.8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6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高三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120知识点咏物诗,诗歌鉴赏知识点全覆盖。教学目标掌握咏物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习咏物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重点掌握咏物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提高咏物的综合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咏物诗。二、复习预习请鉴赏下面两首咏物诗。石灰

2、吟于谦-1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鉴赏提示: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

3、,正是句句写自己。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咏物诗概念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知识点2咏物诗的类型1、“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14-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此诗

4、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之情。知识点3咏物诗的特点咏物诗标题一般是“咏(题)+物”的格式,如贺知章的《咏柳》、黄巢的《题菊花》;或直接以所咏之物为题,如苏轼的《海棠》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

5、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知识点4咏物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14-四、例题精析咏物诗基本鉴赏方法鉴赏咏物诗,首先要

6、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那么,什么叫做“不即不离”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诗人在创作时,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诗,杜甫、崔涂的咏孤雁诗,姜夔的咏蟋蟀词,林逋、陆游、姜夔的咏梅诗与词,于谦的咏石灰诗,郑板桥的咏竹诗等,也都属于这类精品,不可不细心研读,以求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

7、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参《范公丛竹歌》云:“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试以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例来做个简要的分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