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

ID:31643835

大小:4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6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_第1页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_第2页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_第3页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_第4页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上《第三课知耻近乎勇》word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人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知耻近乎勇教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3.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采取正确的方法面对羞耻感,从“知耻”而“记耻”,“记耻”而奋发,发挥羞耻心的积极作用。2.正确对待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3.运用全面观点、发展观点、角色分析法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2.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

2、责任的价值观。3.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二、教材分析[逻辑结构]教材粗体字,此略。[内容分析]1.基本目标:培养学生自尊知耻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2.承上启下:一个自信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自尊和知耻的人。本课强调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统一,个人自尊心与民族自尊心、责任感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对前两课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只有在个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中,才能对自我作出准确的认识和评价)——联系:人生价值的内涵、创造和实现;邓小平等伟人名言3.主要内容:以自尊和知耻为统帅,有机整合心理健康、道德和国情等方面

3、内容(综合性)(1)心理健康教育上,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克服自傲、虚荣等不良心理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取得进步。——与自身(2)道德上,引导学生努力形成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生活态度。——与他人(3)国情教育上,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与国家、民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什么是自尊”,“自尊与自傲、虚荣的区别”。2.教学难点;羞耻之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改变陋习,培养良知”。四、知识体系第一课时做人从知耻开始1.什么是羞耻观念/羞耻之心/羞耻感/知耻?羞耻观念/羞耻之心/羞耻感/知

4、耻指,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2.羞耻观念/羞耻之心/羞耻感/知耻有何重要意义?——渗透角色分析法(1)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能使人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个人(2)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个人(3)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它能够催人奋进,也可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个人(4)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社会(5)羞耻之心有利于公民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增强精神

5、动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国家和民族3.如何培养羞耻观念/羞耻之心/羞耻感/知耻?(1)(知耻)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2)(记耻奋发)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3)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对个人要求(4)第二课时立身需要自尊1.什么是自尊?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2.自尊的重要性是什么?(1)自尊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2)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才与

6、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人处世就会光明磊落。个人的生命因为有了自尊,才显得更加有力,社会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更加繁荣强大。3.如何正确区分自尊与虚荣、自尊与自傲?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自尊与自傲不同。自尊的人没有傲气,但有正气;自傲的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五、教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谈话法。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做人从知耻开始(知耻和自尊的重要性)[预习新课](课外)1.完成本课时书本全部问题。2.收集3—5句“廉耻”教育名人名言。[复习旧课](课内

7、课外)1.2.[导入新课]“廉耻”教育名人名言“大比拼”(性别、小组等)1.知耻近乎勇——孔子2.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3.廉耻,是立人之在节——欧阳修4.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5.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康有为6.小结(导入新课):上述“名人名言”共同启发我们:“做人从知耻开始”,即要有羞耻观念/羞耻之心/羞耻感/知耻。什么是?为什么要树立?怎样树立?(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