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

ID:31815921

大小:68.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第2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优质教学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所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疏通文意,理解作者思想及故事的特色。3.领悟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并思考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学习重点】1•积累本文所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领悟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并思考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学习难点】领悟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并思考其思想的现实意义。【文本分析】本文共选取了十四则小故事,请概括各蕴涵的道理。第1则一一子圉见

2、孔、太宰抑孔1、这则故事通过宋太宰没有举荐孔子的事实,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这里的人性的丑恶主要指嫉贤妒能、不顾公义),说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而是对私利的算计。2、在共同利益面前,或者在共同威胁面前,人们往往会主动地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作者是从讽刺的角度写这两个人是如何联合打压孔子的。这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是没有料想到孔子比自己强这么多,不知道在第三者眼中自己和孔子比较会差这么多。他“见孔子”只是想讨好和立功,却并不想孔子远远超越自己,威胁到自己的声名和地位

3、。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经子圉点破之后坚定了不见孔子的决心。所以说这是人性的悲剧。3、太宰的话很妙,对孔子来说可能十分切当,对子圉来说则未免有点儿贬损。子圉的反应也很妙。他一方面反击了太宰的贬损,另一方面又使得孔子得不到国君的尊贵(表面上看又似乎全是为太宰考量)。子圉和太宰都认识到孔子了不起,也都阻止孔子得到国君的赏识和任用。其不顾公义,如此。第2则一一子胥脱珠、子胥骗侯、子胥出逃1、这则故事通过伍子胥凭借着机智,顷刻间使自己摆脱危险处境的经过,揭示了“关键时刻人往往出于生存的渴望而迸发出巨大的智慧力量

4、,从而摆脱困境”的道理。2、这是不是耍赖和讹诈呢?是不是伍子胥的为人有问题呢?韩非讲求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经验。他认为经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但如果固守经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所以不论是经验主义者,还是教条主义者,他都给予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与嘲弄。同时对那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事务的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子胥的机智,守关者的愚蠢,在韩非眼中好恶是泾渭分明。子胥被守关者捕获,一般人只能承认自己命途多舛,乖乖伏法,而子胥能临危不乱,编造一个谎言竟骗过了愚钝的守关者,守关者竟相信子胥的

5、话,害怕被开堂剖腹取珠就乖乖放走他。这故事既有荒诞的地方,也有合乎情理的地方。荒诞之处在于用现在人的眼光去审美,因为诚信只是书写在纸上的符号而已,可见在守关者的心中,诚信是最高的信仰。这在世人眼中,守关者只配做一个俗人,一个愚不可及的人,一个偏听偏信的人。殊不知,诚实和狡诈永远是一对矛盾体。韩非在赞赏子胥的急中生智的同时,也在告诉人们忠厚是无用的别名。“对敌人的仁慈意味着对自己的残忍。”伍子胥如果一味“温良恭俭让”,诚实地交代身份,后果会怎样?况且,正义和公理在他这一边。第3则一一庆封走越、族人远见1

6、、这则故事通过庆封走越时族人的劝说,表现了庆封的族人见识高远,他们看到庆封命运的症结在于作乱的心理。2、人们都具有远祸全身的意识,只不过如果一个人罪大恶极,逃到哪里都没用。只有洗心革面才是根本之道,一味地逃避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为仅从“行”上考虑“避难”是治标,从“心”上改弦易辙才是“治本”。第4则一一醉酒亡裘、绩昧巧谏、醉酒之弊1、这则故事写绍绩昧借醉酒亡裘这件事,沉溺酒色的君王提出了严肃的忠告与警示。2、这个故事表面上讲机智巧辩,借宋君问醉酒亡裘的事巧谏宋君,实际上是讲进谏之难。作者要传达给当

7、政者一个理念:一味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必亡天下。劝谏国君凡事都要有节“度”。第5则一一远水近火、犁锄譬喻1、这则故事通过犁锄用简洁清晰的救人救火的比喻,把鲁国身处列国间的当务之急,说得明白如话。2、在外交关系中,一定要注重搞好近邻的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不应该舍近求远。秦穆公不善于做长远的打算,工夫完全下错了。3、从故事本身看是讲国家的外交重点如何确定的问题,但从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看,还可以概括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人们要分清各种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辩证关系,关注各个因素之间的普遍联系。

8、只有建立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正确处理问题。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长远打算,不应该只顾眼前利益。第6则一一卫君论剑、从子被逐1、这则故事通过“卫君论剑”,说明一个人对别人的行为动机要从他做事是基于'义'还是基于'利'的前提考虑,进而作出清醒分析、准确判断。2、且看卫公怎么说:“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这是第一层意思,先指岀曾从子做这事,不是因为义,而是为了利。“吴强而富,卫弱而贫。”这是第二层意思。古代帝王或者会夜郎自大,卫出公则明言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