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

ID:35481349

大小:60.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_第1页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_第2页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_第3页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_第4页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课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一首《清明》绝句——周汝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赏析古诗的方法,懂得如何赏析古诗,提高其评价性阅读的能力。2、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对古诗进行赏析,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能力。3、明确赏析古诗词的几个基木点,尝试写作简短的文艺评论。4、引导学生注重人生经验和人生素养方面的准备,整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学难点模仿课文的写法对古诗进行赏析。♦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抓住关键字词、如何展开丰富想象来赏析古诗。2、学习文章从品味语言入手,运用想像和联想,创造性地感悟意境的方法。尝试写简短的文艺短评。♦课时安排2课吋♦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讨论法、情境设

2、置法,以学生的互动式活动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了,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读一首诗,就是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体验一份哲理,就是感受一种人格。这堂课,我们要来品读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清明》,作诗者是被称为“小杜”的唐代诗人杜牧。先请同学们来诵读这首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FIS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化村。二、作者简介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是我国著名红学家。他是继胡适

3、等诸先生Z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冇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冇几部正在印制Z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笫一部、也是代表作。三、整体阅读(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速读第2至第14自然段,了解“说”的顺序。第二段清明时节第三、四段雨纷纷第五、六段路上行人欲断魂第七段雨纷纷第九段借问酒家何处是第十、十一、十二段牧童遥指杏花村(二)研读第2・8自然段。速读第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第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前两句

4、,在赏析时,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绝句中的哪个词对该诗进行赏析的?赏析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讨论交流:作者抓住“纷纷”这个关键词语,运用比较法细细辨析“春用”与夏用、秋用、冬雪的不同,引导人们体会清明雨那种“凄迷而又美丽”境界。比较:纷纷之雪——大纷纷Z雨——细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夏雨:“如倾如注”秋雨:“淅淅沥沥”揭示了清明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冬春雨的特点与境界。2、在这里,作者认为除了这一层的理解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明确:不但景色

5、凄迷美丽,也是行人在当吋环境中孤寂心悄的体现。3、“断魂”是什么意思?找出作者对“断魂”的理解。明确:“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4、为什么人会在春雨中容易“断魂”呢?明确:因为春雨纷纷,容易使那些感情丰富的人产生联想。景打口己的心情互相交融。我们都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再碰上阴雨绵绵的天气,更加容易使人陷入哀伤Z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的第一、二句是相互结合的。第一句是景而第二句是情。景中有情,情中现景,情景交融。这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特点,一种胜境。就

6、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就彖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作者对“纷纷”的理解,比鮫新颖独特,也是大多数读者所没有想到的,一时也很难理解和接受。作者将诗歌前后结合,总体找寻依据和理由,使观点更为全面准确,更具冇说服了,令人更容易接受。5、周汝昌先生对“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进行赏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明确:比较法及通过想象再现图景Z法。“行人”一词则用比较法从行人特定的情境上加以品味;“断魂”则从情感、心绪上通过想彖再现图景之法加以品味。*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

7、,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三)研读第9・14自然段。1、第9・14自然段具体赏析《清明》诗的后两句,在赏析时,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进行赏析?用了什么手法进行赏析的?2、赏诗,跟写诗一样,也需要联想和想象。作者是如何在评析中展开想象的?全班交流,明确:1、抓住“遥指”一•词,运用联想法——把动作进行定格处理,将无形化做有形,由抽象的文字化做生动的画面,引导人们想像客人与牧童的问答,体会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既然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断魂”的,那么他有没有想到一个排遣的方法呢?明确:有,那就是古人常用的用酒来消愁。所以就有了第三、四句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没有诗人与回答人的对话的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