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

ID:35494048

大小:116.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_第1页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_第2页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_第3页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讨论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实施策略——咸安外国语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一、模式提出的背景(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通过1年半的课堂观察、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教师座谈、学生调查等,对该校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与学比例失衡。主要反映在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有的教师似乎有太多的问题,学生成为配角,积极“配合”老师的问题,学生自己的问题反而被教师的问题所淹没。对比高、中、低三个年段,我们发现学牛“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到最后一些高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既

2、没有热情参与讨论,也羞于讨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完全淹没在教师的“问题”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师生课堂互动从活跃趋于僵化状态,学生在学习中缺失了主体性。课堂屮师生角色定位的把握上有偏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解片面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但有时提问缺少思维价值,有时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实效。课堂中缺乏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思维层面”的对话,教师牢牢把握“话语权”,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缺失。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以“问题”为驱动

3、力和出发点,学习为归宿的“三问三学”的问•学型教学模式,旨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形成乐问爱学的新的教学生态。二、“三问三学”的问•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中国传统教学思想非常重视教学中“疑”和“问”的作用。《学记》中有“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以及陆九渊、朱熹等无不强调学习中的的“疑”和“问”的重要性,如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二)发现式教学理念发现式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骑证假设等步骤

4、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问•学”型教学模式,能够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脑科学理论科学家用示综原子研究发现,当遇到新问题需要进行创新思考时,示踪原子的密集区恰好在人脑右半球,这说明“右脑”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源地。实施“问•学”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牛的创新能力。三、“三问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流程图(一)模式内涵所谓“三问三学”,简单来说就是“三问”和“三学”的有机融合。“三问”是课前提问、课中探问、课后牛问

5、;“三学”是课前预学、课中互学、课后拓学。在时空上,问与学贯穿在课前、课中与课后,在逻辑上,问与学形成互补机制;在策略上,问与学形成互动机制。(-)流程图“三问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其流程图如下:1・课前:提问与预习把质疑放在课前的预习中,这是”问•学”型教学模式非常垂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课前提问思维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起点的“高度”。(1)做中生疑课前,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不理解处做批注,再尝试做教材上的练习,然后把不理解的内容和练习中的困难写在“问学本”上。(2)图式导疑运用“问题图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提

6、问,并写在“问学本”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甚至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问题图式”。例如语文学科的阅读课,可以对课文标题提问,对文本的“空白处”提问、对文本的“内部矛盾”提问、对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矛盾处提问,对文本特殊的表达方式提问,此“五问”便构成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问题图式又如数学学科,可以对主题图(情境图)提问、对算理算法提问、对新I口知识的联系区别提问、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问、对问题的变式提问,此“五问”构成数学学科的“问题图式”。(3)梳理定疑学生个人课前提出问题后,述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合并同类问题”,

7、淘汰没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小组学习的“问题群”,写在小组“问学本”上,准备上课吋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2.课中:探究与合作课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小组为形式组织活动,包括“筛选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展示成果”三个环节。教学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的循环构成的一系列连续的探究活动所组成。(1)筛选问题上课伊始,各学习小组指派同学交流本小组“问学本”上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后面的小组不重复前面小组所提的问题。再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木节课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选择问题的基本依据是“以学科的问题为取向”,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类)

8、,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补充)”。(2)解决问题根据问题的类型及学科的特征,设计和组织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学习活动有“主题一讨论”、“情感一体验”、“实验-发现”、“假设一验证”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