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ID:35524078

大小:91.4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5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3民为贵整体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课民为贵课堂导学•【文题解读】“民为贵”语出《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老百姓是最尊贵的。这句话极其简洁明了地言明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课所录5则选文,孟子分别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具体而充分地阐明了这一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今天听来简单,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说这话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么深远的洞察力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超前意识”。齐宣王就“汤放桀,式王伐纣”的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掷地有声地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

2、君也。”在当时能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独夫民贼应该杀,是需要有极大的胆识的。孟子坚决反对愚忠,反对盲从。他认为,为臣的态度是由为君的态度决定的。君主并非任何时候都对,也并非都应无条件服从。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对于暴君,他是深恶痛绝的。【目标锁定】1.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重点是词类活用。2.把握孟子的民本思想,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3【学习孟子的论辩机智和说理技巧。【目标达成】一、语基

3、梳理1.字音字形厂J社稷()①丿•I马谡()」夏桀()(3)1°2[多舛()■[贤淑()椒兰()■厚鸟()⑦仁I颤抖()(朝觐()⑨彳•[罕飙)■粢盛(••[恣睢(••兽之走坑()④仁I粗犷()■[水獭()I万籁()■[谆谆()淳朴()■讴歌(⑩.[呕吐(■推荐(麦茬(2.通假举要①为丛驱爵者,鹳也:②苟为不畜,终身不得: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汤放桀:■①贼仁者谓之贼:②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③践天子位焉:■(1)—词多义「诸侯危社稷危乎高哉①危<正襟危坐.其君之危,犹累卵也J苟富

4、贵,无栉忘xiang^i[及时相遣归(伯乐相马,顾玩所见②相fI儿已薄禄福xiang^舜相尧二十有八载J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词类活用①诸侯危社稷:②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③虽欲无王,不可得己:(3)古今异义①得乎诸侯为大夫••古义今义②牺牲既成••今义③以陷于死亡••古义今义④夫然后之中国••古义今义⑤贼仁者谓之贼古义今义4.重要虚词r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天与之■于传有之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桀、纣之失天下■5.特殊句式(1)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②失其民者,失其心也。③故为渊驱鱼者

5、,獭也。④为丛驱爵者,鹳也。⑤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⑥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2)①祭祀以时。②天子能荐人于天。③诸侯能荐人于天子。④大夫能荐人于诸侯。⑤尧荐舜于天而天受Z,暴Z于民而民受Z。(1)天下诸侯朝觐者。5.文笔精华(1)民为贵,,君为轻。(2)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o(3)善政得民财,。(4),而后对以有为。二、文本探究1.选文主旨本课所录5则选文均是围绕“民为贵”的思想来展开论述的。在这5则选文中,孟子不仅极力宣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本思想,而且还指明了得

6、民心的根本途径,就是施行仁政,用“仁”“义”治天下,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2.句段赏析(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赏析“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

7、稷的地位次于人民。“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賦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一个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英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

8、未闻弑君也。”赏析此章也是孟子比较引人注目的言论。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汤武革命”的事情,孟子不明白宣王的用意,所以回答得比较审慎:"在记载中有这些事。”后来弄清楚宣王是谈论臣属谋害君主的问题,当即予以驳斥,认为失去民心的暴君乃是“独夫民贼”,实际上已失去了君主的资格。诛杀这种人是正义的行为,不能视之为谋害君主。孟子对宣王说这番话是饶有深意的,是要借此警戒宣王:如果成为了“独夫”,就人人得而诛之。从本质上说,孟子的主张与传统的“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