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

ID:35681257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鹦鹉学舌诵读不辍--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传统诵读方法的传承与改革内容提要: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载体,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格外关注。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诵读仍不失其传承和发扬的价值。“诵读吟咏”、“涵泳品味”、“多闻阙疑”至今仍为诸多教育家认同。中学文言文教学应在明确诵读的原理和内涵的前提下,采取多种灵活方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反复把玩,读出情味”,使得文言文学习不再成为一件苦事,而是一件受益终身的趣事。关键词:诵读涵泳品味情味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验,2005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目前为止新教材已经进入了全国中小学课堂。笔者所在学

2、校初中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的语文教材。本套教材共选入文言文作品42篇,古代诗歌29首,约占文章总量的30%。中考试题中,默写题和文言文阅读题占15分左右,使得教师格外重视。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文言文教学方法虽有所突破,但迫于中考指挥棒的“威慑”,教学上多重视词句翻译、段落结构、主题理解,而往往轻视了“诵读”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笔者认为,文言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材料,不应该一味采取灌输或训练的方式,而应采取渗透感化的方式,讲究春风化雨一般的滋润,首先就是要通过反复诵读,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获得最纯粹的感悟,继而通过教师讲解逐步了解文章思想内容。(一)传统诵读方法举

3、隅第一,诵读吟咏,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汉字汉语是形、音、义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声音形态是言语生命的基本因子,学生对言语声音形态的感知能力是语感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诵读吟咏,才能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才能直接迅速地感知言语的优美、领悟作品的韵味,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的感应能力。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这种阅读方式绵延数千年,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扬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古人就用诵读吟咏的方式学习语文,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二,涵泳品味,是在

4、吟诵熟读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读方法。所谓“涵泳”是通过潜心体味,密咏恬吟,达到对言语作品深入的、全方位的感知与体悟。这种阅读方法,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最具特色的读书方法,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体现着汉民族的主要思维方式。“涵泳品味”这种读书方法,深受古今知识分子的赏识和推崇。宋代朱熹提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的确应该得到很好的继承。第三是多闻阙疑。“诵读”讲的是读,多闻则讲的是听,是见。所谓“多闻”,就是要常见、常闻,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多观察,多体验。“阙疑”则是存疑。读书先要有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①旧时私塾里学生读书,老

5、师授业,学生有疑惑老师才解。指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存疑、解疑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二)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革—-正确认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诵读的原理和内涵,对诵读这一做法的提倡、继承、借鉴,应基于明确其适用之原理。把诵读简单地操作成放声读,或死记硬背,是无益于文言教改的。何为诵读?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认为“诵”和“讽”是可以互译的,即为朗读。也就是说“诵”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说文解字》对“读”的解释是“读,诵书也。”段玉裁据“籀,读书也”改“读”为“籀书也”,②“籀书”是抽绎理解书中的意思。可见,“读”即是感知言语声音形态,又是抽绎理解内容。

6、也就是说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此即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不少语文教师对诵读内涵的理解比较片面,因而导致操作简单化、平淡化,“诵读”教学的真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有不少语文教育同仁就往往将“诵读”简单地等同于“读”,即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也有一些同仁把“诵读”看作仅仅是达到“成诵”目的的一个环节。这些对“诵读”内涵的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现今不少人将文言教学中的背诵提高到不恰当的高度,其具体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理性分析的淡化,对熟读背诵的强化。其实,“诵读”重在“味”、重

7、在“玩”,“读书须是虚心平气,优游玩味”③当前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语文教材的编写者都表现出对传统的注重语感积累、涵咏体悟的做法的认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该理性地汲取传统教学中的合理内容,而不能简单照搬,不要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学生反复把玩,读出情味在读准字音、读明句读的基础上应读出语调与节奏和情味。语调是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情感的千变万化是语调千姿百态的直接源头。因而,仅读出语句的高低、轻重、长短,并未将表现情味的声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