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2335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2335

ID:35860358

大小:20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1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2335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2335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2335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01703023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训练11 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夯实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答案:B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

2、3.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未来动态主要依据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答案:B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

3、约答案:B5.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d15913172125293337成虫/只6102871130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13~25d,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d,成虫增长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d,成虫增长速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d,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答案:C6.下列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52250118)3A.种群的“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

4、“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B7.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52250119)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       B.①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能力提升8.人们通过减少食物来源、饲养家猫、地面硬化等

5、手段对家鼠进行控制,这些手段能够控制鼠害的原理是(  )。A.通过减少生物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增加天敌可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B.环境中鼠的容纳量完全是由食物来源量所决定的C.老鼠种群内部存在“计划生育”现象,自动控制种群数量D.一定空间内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答案:A9.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型;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 (2)捕获该

6、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原因是       。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是       ,主要原因是            3和            。 答案:(1)S N/2 增长型(2)大于t1 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捕获后使该鱼群种群数量保持在K/2时,可获得该鱼的最大持续捕获量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3)不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 捕食者数量增加10.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

7、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导学号52250120)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525525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五步:连续7d,每天随机取样计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

8、错误:  。 (2)某同学第5d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