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

ID:35886457

大小:1.42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22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_第4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上071202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15237评价发表在上071202上属于教法、模式、研究题为《甘做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铺路石(上)》从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教育部在有关文件[1]中三令五申地要求将研究性学习内容作为课程设置列入教学计划,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实施细则.可以感悟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创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崇尚探究与创造,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学习中,以人为本的个性得以解放与发展.研究性学习为此开创了演绎该主旋律的平台.数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们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如何测量与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或能力)?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将是所有实践课程改革

2、的人们需要思考和回答的.我们曾经对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理念、目标、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等提出过一些思考[2].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对测量与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命题技术再提出一些想法,为在大规模考试中,能实施、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做一些“铺路石”的工作.在此,我们将从三个角度入手,思考怎样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1.从提出问题的角度其一,从矛盾、质疑或反思中,提出问题;其二,由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问题的欲望,从而提出问题.2.从探究规律和本质的角度其一,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数学对象的规律和本质;其二,用归纳、推广的方法,探究数学对象

3、的规律和本质.3.迸一步研究问题的角度其一,由静态到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进一步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其二,由构造与设计的手段,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问题.显然,考试实践不够充分,教学实践还没有完全到位,这对考试与教学都会产生一些脱节或不和谐的现象,好在是抛砖引玉的研究过程,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以及获得建设性的建议.参考文献[1]《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1月、《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4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2003年3月.[2]奚定华、陈嘉驹、查建国.对数学高考评价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4、数学通报.2006年第4期.质疑——考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角度一次英语考试后,教导处给出的成绩统计表中有下列这些数据,从数据中看,出现了B班男、女生的平均分都比A班高,但全体学生的平均分反而低的情况.全体英语教师立即对上述统计数据产生了怀疑,认为教导处统计数据有问题,并向数学老师请教,数学老师也立即分为两个阵营,一部分凭着感觉给出自己的判断,一部分努力用数学方法讨论这个问题,这种由于对数学过程、数据、结论产生怀疑,转而用数学方法证明或者否定结论的过程,可以成为数学质疑问题.广义的数学以推广,即要求得到一个更一般的命题,而已知命题应成为所推广命题的一个

5、特例;事实上,质疑条件类的问题范畴很广,比如,对数学命题、结论的推广,都是由于对已知的命题、结论成立的条件产生质疑,从而得到推广后的数学命题,例如2002年高考22题,就是扩大组合数定义中参数的取值范围,讨论关于组合数公式的结论.随着一个数学问题条件的变化,问题也就随之变化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会有较大的变化.不仅学生解决这类质疑问题的方法与解决传统的数学试题相似,而且在试卷评阅中,也与传统的主观性数学试题基本相似,评分相对比较客观.四、综合质疑上述的二、三类质疑问题都不对原始的数学问题本身产生怀疑,事实上,很多矛盾的产生起因于数学问题本身,甚至是数

6、学概念本身,我们把这类数学问题称为综合质疑.例如:给出一个数学问题及其解答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发现矛盾.问题设问方式是:请考生分析引起上述矛盾产生的原因,若是解答出错,请改正并给出正确答案;若是题目出错,请调整已知条件.这类质疑问题的文字量大,又要求考生从题目本身和解答过程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一般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试题.由于学生长期习惯于被动解题,认为教师给的题目都能解决,这类由于题目已知条件产生矛盾的质疑类问题,设问较难,提示学生才可能更好地达到考核目标.同时,这类问题的解答具有较大开放性,学生是否对已知条件给出正确的调整,得分差距大,要求阅卷教师有很

7、强的判断力.学生对已知条件调整情况的不同,最后的解答难度也不同,但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在保持原来解法的前提下调整已知条件,所以以对错评价本题更科学一些.五、与评价相关的质疑问题质疑目的不仅仅是在提供的问题、解法和结论中找到不足或错误,比较高层次的质疑应该是对试卷中提供的数学素材做出评价.下面的试题就是一个与评价相关的质疑问题:(1)请你对甲和乙的提出的“逆向”同题给出评价意见;(2)给出一个与甲、乙都不同的“逆向”同题,并解答.本题的两小题是完全开放性的问题,其中第一问就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前面给出的数学素材的基础上,对两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评价,由于没有

8、给出评价的角度,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选定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评论,例如可以从“逆向”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