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35894280

大小:912.8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22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株洲市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试题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图为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凰山前村叶氏祠堂门额悬挂的牌匾,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晚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世袭制指世代承袭官位和爵位的制度,排除B;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根据“叶氏祠堂”,结合所学,可知与血缘关系有关,与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关,故选D。2.齐国诸侯原姓姜,其始祖为姜子牙。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

2、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天子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反映了A.宗法分封制的破坏B.三公九卿制的破坏C.郡国并行制的萌芽D.大一统局面的到来【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齐国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以及周朝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A正确;三公九卿制出现于秦朝,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郡县制于分封制共存的信息,排除C;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齐国政权更替的状况,没有涉及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有关信息,故D错误。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

3、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的开端,主要体现在A.更有利于皇帝集权B.地方管理得到加强C.郡守县令不可世袭D.制度法令全国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皇帝集权是“私天下”的表现,不能体现“公天下”之开端,故A错误。郡县制使地方管理得到加强,但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郡县制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相比于之前的分封世袭和世卿世禄制,体现出了一定的“公天下”性质,故C正确。制度法令全国统一有利于巩固统一,但不能体现“公天下”之开端,故D错误。4.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A.优化选官制度并趋于完善B.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C.二府三司制度已基本形成D.分割相权以便加强君主

4、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图片反映了中央官制,涉及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未涉及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材料反映的西汉的中外朝制度而非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排除C;图片反映的是西汉中外朝制度,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D正确。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A.察举制B.恩荫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察举制是汉朝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推举人才的制度,主要不是通过读书考试选拔人才,排除A;

5、恩荫制是中国古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排除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通过读书考试选拔人才,排除C;科举制是以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贫民、庶族皆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者授予官位,D正确。6.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A.丞相的废除B.实施八股取士C.内阁的设立D.军机处的设置【答案】A【解析】【详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

6、高度集中,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繁忙的政务需要从清晨处理到深夜,因此他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的感慨。所以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丞相制的废除,故A正确。八股取士的实施是用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题干无关。故B错误。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故C项错误。军机处设置于清朝,故D错误。7.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下图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C.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租界和使馆区

7、,分别来源于《南京条约》附件和《辛丑条约》,因此对应的历史事件为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C.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是在1844年的中法《黄埔条约》中,并非造成题干中的1870年前后关于外国在华教堂的民间传言非主要原因,

8、排除A。题干中的18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