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35896951

大小:11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22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长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影响中国的三重文化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各诸侯国被浓重的危机感所笼罩,各自都想方设法解除内忧外患,获得竞争优势。那些执政卿大夫们也提出各种思想主张,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三家:鲁国孔子的儒家思想、齐国管仲的法家思想和楚国老子的道家思想。春秋时期的主导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继承了殷商西周的礼乐文化。“礼易僵化,乐以辅之”,目标是把行礼者带入审美境界。对这

2、种政治文化继承最全面和最深入的是孔子。西周时“礼不下庶人”,孔子扩大了礼的范围,主张对所有人都“齐之以礼”。礼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维护井然的社会秩序。孔子不仅仅把礼理解为一种礼仪,而是更看中礼仪背后的道德之心。有了伦理感和道德心,礼才真正获得了依托。于是,孔子又为礼找到了人性根据,那就是仁。“仁者,爱人”,这种爱起于“亲亲”之爱,推而广之,终于“泛爱众”,实际上就是“仁政”。从文化渊源上看,孔子思想核心似乎是礼,因为“仁”是后续的,是补充的,是为了让礼深深扎根于人性深处,以充分证明它的合法性。而正是由于“仁”的出现,以及“仁”所具有的某种挣脱外界束缚的独立性,使得孔子

3、所倡导的政治文化带上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真正更具实用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是齐国名相管仲创造的。管仲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讲究德的重要性,认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他有民本思想,认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他讲究礼,在用人上尊贤授德、察能授官,这是类似于仁政的一面。但是,他还显露了强势的一面,执“法”的严厉。管仲是礼法并举,德法并用。他打破血缘亲情对执法的困扰,讲究律法面前无分贵贱。对管仲来说,仁政不过是增强实力的手段,真正要做的是把齐国的王权延伸到国外,实现“霸道”。另外的执政卿大夫则看到了争权谋利、勾心斗角背后的虚无,从而采取了逃避策略,这个人就是老子

4、。在老子看来,文明推进的每一步都是因为社会的退步,“故失‘道’而后-15-‘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有的政治策略都会导致社会危害。因此,他希望“无为而治”,绝圣弃智,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无知无欲,才能获得幸福。儒家、法家尽管文化走向不同,但是其核心部分都属于一种政治文化,目标是安抚民众,改造社会,稳固统治,伸张王权;而以老子为鼻祖的道家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对立面出现。它把人们的目光由现实世界引向对个体生命的自觉和感悟,而对龌龊功利的政治文化深恶痛绝,从而走到儒、法的反面。而恰好在这一面,道家走向对肉身的感悟,强调了对精神自由

5、的思考,把文化的视野收束到了个体那里,追求一种柔弱、安静、素朴、自然的生命状态。至此,春秋时期的主要文化流派都已生成。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那里,发展出了“王道”;在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那里,膨胀为“霸道”;而在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那里退化为“无为而治”。这三个文化流派构成双重对立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就在这多重缠绕的张力结构中彼此制约,相克相生,不断生成和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现浓重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和“礼崩乐坏”并没有直接关系,社会危机催生了诸多思想家及

6、思想流派。B.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种思想主张纷纷提出,孔子、管仲、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C.儒、法、道三家思想均是为了使诸侯国解除内忧外患,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礼易僵化,乐以辅之”、“齐之以礼”表明孔子对礼的社会功能的重视。D.儒家文化属于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是“礼乐文化”,核心是“仁”。西周时“仁”是上层人士的特权,孔子扩大了它的范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系统地向读者阐述了中国早期的三大思想流派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B.文章先提出对后世

7、影响深远的三家思想流派,然后分别加阐释,最后加以总结,属总分总的论证结构。C.文章第二段向读者阐述了孔子倡导的政治文化有着鲜明的理想化色彩。-15-D.文章第5段和第6段,在上文论证的基础上,将三种思想流派综合加以对比,指出了三种思想流派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中华文明的滋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家在动荡的社会面前采取“无为而治”“绝圣弃智”,是逃避策略,认为社会退步,文明才能发展。B.管仲属法家的主要原因是,执法严厉,表现较为强势,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终目的是延伸王权实现“霸道”。C.儒法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