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

ID:35897959

大小:18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3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_第1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_第2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_第3页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导学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结合教材P102~103内容,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重点难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特点。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___________。(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等生态因子相关。2.案例设计项目案例1案例2实验假设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实验设计实

2、验组对土壤________处理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淀粉糊对照组对土壤________________处理(自然状态)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与A等量的淀粉糊自变量土壤中________是否加土壤浸出液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________对照组AA1不变蓝A2BB1变蓝B2结论分析注: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问题探究1.碘液与斐林试剂的检测作用是不是一样? 2.探究实验中实验组、对照组如何确定?4 1.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

3、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某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有关问题。(1)作出假设:土壤微生物对淀粉有分解作用。(2)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3)实验步骤: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d,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④在A1、B1试管中加入________;在A2、B2试管中加入________,并进行水浴加热。⑤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4)实验现象:①如果支持所作的假设,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不支持所作的假设,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题多变另一位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的基本不变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4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

6、来自(  )A.燃料中的碳B.所食动物体内的碳C.食物中的碳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说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某细菌对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序号实验处理甲乙方

7、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4.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D.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5.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碳在C中以__________

8、__形式存在。(2)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代表分解作用的是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