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

ID:35899332

大小:1.1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提升(四)1.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调整时间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年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底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 1958~1978年当时一些领导人主观上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

2、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978年以后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要调整调整时间原因核心内容结果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6年后借鉴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片面追求高速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起过积极

3、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使企业失去活力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吸取历史教训;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使企业得到发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0世纪90年代后 认清国情,总结经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典例1】下图是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湖北省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

4、3530斤”的报道。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创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C.生产急于求成D.粮食产量大幅提高4解析 材料反映出的亩产小麦数量过高,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C项正确。答案 C【方法技巧】历史漫画型选择题1.题型特点:题干中一般是给出一幅或数幅漫画,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创设新情境、新问题,然后题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做出恰当的选择。2.解题技巧:“一析”“二联”“三解”。①“一析”是指剖析漫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观察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弄清漫画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

5、导向作用。同时透过漫画中的提示性语言和漫画的标题领会寓意。考生要通过分析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就事论事,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和中心。②“二联”是指联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结合漫画寻找解题依据。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因此,应将题干、题肢和教材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教材知识。③“三解”是解答问题,“题目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在解题时,同学们的思维角度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的方法。【变式训练1】(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如图是20世纪50

6、年代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解析 观察宣传画可知,该宣传画的内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答案为C项。答案 C【典例2】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4A.经济建设缺乏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解析 图示中B点到C点即1957~1960年。图示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回顾所学知识可

7、知,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答案 C【方法技巧】曲线图型选择题1.题型解读:此类题考查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原因)等。2.解答技巧:(1)根据题意的要求找出几个特殊点,对这几个点的时间和相对应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这些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的规律和特点。(2)把题干要求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选项做出相应的判断。【变式训练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C段

8、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进行B.“一五”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的影响D.国民经济的调整解析 C段到D段的时间是1960~1965年,城镇人口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从1960年冬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变农业与工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