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ID:35909025

大小:791.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3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气压带和风带科   目地理年  级适用班级2016级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 5课(节)教学时间第2周一、教学目标考试大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试说明:二、教学考点考点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意图第一环节自主复习[问题导思]怎么绘制全球的热力环流吗?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示意图

2、图解(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示意图图解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分布(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 因特 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

3、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冬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夏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冬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雨季(夏季)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第二环节真题演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

4、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3)题。(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解析:(1)D (2)A (3)B 第(1)题,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低,故在南半球;低温期少

5、雨,高温期多雨,且最低温度在15℃以上,故排除地中海气候,选D。第(2)题,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降水多是受低压带的控制,故选A。西风带在中纬度;信风带控制干燥。第(3)题,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纬度相当的三站,根据气温曲线的高低值判断,甲站平均温度最低,故海拔最高;乙站均温最高,故海拔最低;故选B。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2)。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

6、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1)的影响,图2所示地区(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1)由文字“沙岭沙山由松散沙粒组成”可知该沙山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2)沙山临湖一侧(东侧)发育的一系列垄(脊)受强劲的冬季风(冬季风或夏季风)影响。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A第三环节纠错补漏三维设计练习纠错本第四环节教学反思课时跟踪检测(九),评析、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