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6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6

ID:37396303

大小:21.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6_第1页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6_第2页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6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学习联系的道理。二、学生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校教育也还处在基本

2、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

3、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2)突破方法:变序教学法   (3)难 点: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4)突破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五、教 具:一个葫芦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读课文,感知整体   (1)教具导入课文,重点指导“葫芦”的读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读课文的方法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再读课文,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

4、段。(读了课文让我们现在去葫芦园看看吧,小葫芦是怎么样的,种葫芦的人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观察第一副画    ①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好:绿叶、花、葫芦(可爱)(板书) ②小葫芦是可爱吗?你来读读小葫芦的可爱吧!    ③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导学生朗读)    ④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种葫芦的人多么希望能收获呀,可是后来小葫芦怎么样了呢,找找答案在哪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⑤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吗?(出示小黑板补画,同时用小葫芦作为奖励。板书:变黄——落了)   ⑥你能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吗?    ⑦葫

5、芦都落了,你有什么想法?(指名学生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①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小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叶子上都长了蚜虫)你能把边个部分读给小朋友们听听吗?    ③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老师指导学生赛读)特别是下面几个句子:  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B.“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④(突出重点)学了课文后你想表扬还是批评种葫芦的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吧  板书(突破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3.有感情读课文,指导学生

6、分角色朗读课文。突破难点:体会感叹句、反问句与成熟句的不同语气。课文后的习题:师生互读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七、小结(情感教育)做事情应该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   扩展延伸:讲一讲这个故事。八、作业   把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九、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绿叶) 葫芦(可爱) (变黄) (葫芦)落了   不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不听劝告 十、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7、、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多读多思,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了解事物之间有其内存密切的。教学的难点在于,以教引学,以读促悟,从而揭示本文主旨意图做到“文”与“道”的结合。通过对本文第二课时内容的教学,凸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在“备”学生方面不够。 2.新知识的引入不够流畅、自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和热情的朗读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