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

ID:37444637

大小:69.19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24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_第1页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_第2页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_第3页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_第4页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  《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湘发〔2015〕12号)等文件精神编制,明确未来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空间布局、发展路径,提出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是指导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纲领。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

2、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城镇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为重点,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实施“一融双新”和“城市双修”工程,完善城镇治理体系,提高城镇治理能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改革创新、开放融合、提升品质、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加快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加快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1

3、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尊重城镇居民和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凸显多元人口城镇包容品质,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建设成果。  2四化同步,城乡互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巩固传统产业基础,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梯度有序、关联紧密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3

4、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坚持城镇化与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协调统筹,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引导主城区人口逐步疏解,提升城镇发展容量,激活镇村存量土地,提升城乡发展质量,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完善生态空间管控机制,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镇紧凑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建设运营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  5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尊重城镇化客观规律

5、,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政策杠杆推动市场化运作,既要抓好综合推进,又要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尤其是事关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户籍、投融资、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制度创新,以及事关城镇化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两供两治”和“两房两棚”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6差异有序,逐步推进。各城镇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城镇协同发展,探索创新和试点示范,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实

6、施。  (三)发展目标  1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长江经济带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口市民化水平大大提升,各类优秀人才留长比例明显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地域差异基本消除。  2全域空间发展格局更加优化。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功能和现有开发强度,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对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实行分区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投资项目实行不同的土地、能耗、水耗、污

7、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实施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用地管控导则。  3城乡内在发展品质不断提升。尊重城镇发展规律,转变城镇发展方式,注重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和功能集成,有效预防和治理“城镇病”,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医疗卫生、保障住房和市政基础设施发展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生态环境品质明显改善,自然文化特色更加突出。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居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城镇前列,城镇管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城镇、智慧城镇、生态城镇、海绵城镇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城镇功能和城镇承载力不断增强。  4城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