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

ID:37574487

大小:634.3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1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_第1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_第2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_第3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_第4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78年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已低于总死亡数的10%乐观情绪蔓延:疾病防治重点、教科书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回升,2002年死亡率重回30%以上四大原因:(1)一些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全球猖狂蔓延(2)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腹泻等广泛存在,健康危害大(3)一些传染病仅暂时被控制,病原体并没消灭。在一些相对闭塞经济落后地区仍存在,在适宜的自然、社会条件(如人口迁徙)下死灰复燃90年代初期,白喉在东欧地区流行2007年,我国安徽手足口病流行(4)近年陆续出现的禽流感、非典型性肺炎(SARS

2、)、甲型HIN1流感等都提示:伴随病毒不断变异,耐药菌株出现,今后各种新传染病还将不断出现,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克服以往弊习:传染病来临,加大投入,即刻防治措施;一旦控制,防治规划、预案束之高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普遍适用的防治策略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阻断传播策略建立系统性监测、防治体系至关重要6.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传染病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有些病种(如白喉、百日咳等)已多年未大规模流行,但其散发和局部流行持续不断,不排除死灰复燃、重新流行蔓延可能儿童免疫功能低,易感性高;一旦发

3、生流行,往往表现为起病急骤、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易导致死亡和不良后遗症(1)麻疹(2)水痘(3)流行性腮腺炎(4)手足口病(5)百日咳(6)白喉7.中小学生常见急、慢性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2)细菌性痢疾(3)腮腺炎(4)病毒性肝炎(5)结核病8.肠道蠕虫感染(1)蛔虫感染(2)钩虫感染(3)血吸虫感染(4)蛲虫感染(5)绦虫病和囊虫病四.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 (一)学校是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场所2007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的80.9%发生在学校(69.4%发生在乡村学校)传染病流行一直高居榜首原

4、因:无论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易感者三环节都有一定的必然性1.传染源群体年龄构成从儿童、青少年到成年,庞杂的社会构成体传染源每天从社会各角落进入学校,又从学校分散到这些角落和每个家庭除患者外,还有数倍甚至数十倍健康携带者,使传染源数量、强度显著增长一旦发生流行,学校通常是重要集散地2.传播途径学校有几个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特征学生每天上课、活动,生活节奏高度一致,短时间内易感者密度陡增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课堂和其他教学场所;这些场所易出现空气污浊不流通,微生物聚集现象学校各种生活设施、设备,宿舍、食堂、饮用水、洗

5、浴间、厕所、扶梯,短时间内使用频度、密度极高,病原体传播速度快多数传染病流行有季节特征(冬春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肠道传染病为主),和学校生活制度(如寒暑假、开学、复习考试等)密切关联学校通常不是传染病起源地,却为其传播、流行、爆发流行创造条件3.易感者学生普遍存在以下易感特质:年龄越小,抵抗力越低低年龄小学生会感染一些主要在学龄前发生的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中学生处于发育剧变青春期,身材高大,貌似成熟,实际上机体特异性免疫力还不完善中毒性痢疾,主要发生在那些免疫反应性过强的个体各种不讲卫生习惯、健康危险行为多见中

6、学生因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不听成人劝阻,常做出冒险行为(如去野外水塘游泳而感染钩虫)群体内基础免疫水平不一,易因人口迁入(如流动人口增加)而导致人群易感性上升(二)学校传染病预防机制和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总策略是: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学校卫生工作者应严格履行以下法定政策、法规和措施1.传染病报告制度法定的传染病监测手段,早期发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途径法定传染病39种,分三类:(1)甲类2种: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一旦

7、发现,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2)乙类26种,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应在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乙类中的SARS、脊灰、甲流和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3)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有些应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城镇一般在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有些则以监测点名义按乙类传染病方式报告。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之列2.针对患者“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经诊断为患者或可疑患者,分级管理甲类和乙类中的肺炭疽患者需隔离治疗乙类患者根据病情在医院、家中隔离;隔离至临床或实验室证明

8、已痊愈。对传染源影响不大的(如布鲁氏杆菌病)可不隔离丙类传染病中的瘤型麻风患者经临床或实验室证明已痊愈,才可恢复学习疑似患者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不能拒绝3.针对其他传染源的措施病原体携带者:登记、管理,加强随访接触者:接受检疫;检疫期通常按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接受留验(即隔离观察)和医学观察甲类留验应在指定地点,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断、检验和治疗潜伏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