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ID:38390286

大小:12.19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6-11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1页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2页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3页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4页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沿袭传统2、鸦片战争后穿长袍马褂,吃满汉美食,住深宅大院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清代官服标识清代官服标识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衣:“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的生活中;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食:地方特色饮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早期西装西装革履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国人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

2、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礼义廉耻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政治含义吗?旗袍的变化:上衣下裙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三十年代的旗袍概括图片信息男子:(清代)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后)西装——(辛亥革命后)西装、中山装女子:(清代)旗袍——(鸦片战争后)改良旗袍服装的变化封闭开

3、放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校服中国八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徽菜符离集烧鸡鲁菜迎宾花篮苏菜清炖蟹粉狮子球闽菜干烧鱼湘菜红煨鱼翅粤菜金牌烧乳鸽浙菜西湖醋鱼广州花园酒店名仕阁西餐厅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论一论:西餐: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以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此外,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餐具、礼节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中餐:强调色、香、味俱全,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江南民居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草原蒙古包陕北窑洞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治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私宅,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

4、、豪华气派。也直接体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上海弄堂社会风俗: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断发:章炳麟邹容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

5、分,也最多不过一寸。★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婚礼五四前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婚礼的演变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90年代—现在的化装技术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本世纪—现在流行个性婚纱照。丧礼的演变直系亲属披麻带孝,在死者的坟前行跪拜礼。地上的白色小棍是用来驱鬼“哭丧棒”。给

6、死者焚烧纸钱。丧礼的演变198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国葬和追悼会。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传统社交礼仪跪拜作揖见面礼:跪拜、作揖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清末中外官员握手意致到握手到鞠躬——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7、;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2、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衣: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食: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