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

ID:38698362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_第1页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_第2页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_第3页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_第4页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十一 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十一紫外诱变技术及抗药性突变菌株的筛选Ⅰ.紫外诱变技术一实验目的以紫外线处理细菌细胞为例,学习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基本技术。了解紫外线对细菌细胞的作用。二实验材料和用具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培养基:营养肉汤(nutrientbroth)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生理盐水等器皿:10ml及1ml的移液管,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无菌三角瓶(内有无菌的玻璃珠20~40粒),无菌漏斗(内有两层擦镜纸),无菌离心管,离心机,紫外诱变箱等。三实验原理以微生物的自然变易作为基础的筛选菌种的机率并不

2、很高。因为自发突变率小,一个基因的自发突变率仅为10-6~10-10左右。为了加大突变频率,可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因素进行诱发突变。物理因素中目前使用得最方便且十分有效是UV,UV诱变一般采用15w的紫外灭菌灯,其光谱比较集中在253.7nm处,这与DNA的吸收波长一致,可引起DNA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嘧啶间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引起菌种的遗传特性发生变易。在生产和科研中可利用此法获得突变株。四实验内容1、对出发菌株进行处理,制备单细胞悬液;2、紫外线进行处理;3、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致死率;五操

3、作步骤(一)出发菌株菌悬液的制备1.出发菌株移接新鲜斜面培养基,37℃培养16~24h;2.将活化后的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37℃110rpm振荡培养过夜(约16h),第二天,以20~30%接种量转接新鲜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继续培养2~4h;3.取4ml培养液与5ml离心管中,10000rpm离心3~5min,弃去上清液,加4ml无菌生理盐水,重新悬浮菌体,再离心,弃去上清,重复上述步骤用生理盐水恢复成菌悬液;4.将上述菌悬液倒入装有小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内,振荡20~30min,以打散细胞;5.取诱变

4、前的0.5ml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分离,取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倾注肉汤平板,每一梯度倾注两皿,每皿加1ml菌液,37℃倒置培养24~36h,进行平板菌落计数。(二)UV诱变1.将紫外灯打开,预热30min;2.取直径6cm的无菌培养皿(含转子),加入菌悬液5ml,控制细胞密度为107~108个/ml;3.将待处理的培养皿置于诱变箱内的磁力搅拌仪上,静止1分钟后开启磁力搅拌仪旋纽进行搅拌,然后打开皿盖,分别处理5s、10s、15s、30s、45s,照射完毕后先盖上皿盖,再关闭搅拌和紫外灯;4.取0.5ml处

5、理后的菌液进行适当稀释分离,取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倾注肉汤平板进行计数(避光培养)。六实验结果对平板菌落进行计数,并计算死亡率。附录:实验流程图出发菌株↓斜面活化↓37℃,16~24hr振荡培养↓37℃,110rpm过夜翻接↓37℃,110rpm2~4hr取4ml离心收集菌体↓10000rpm,5min弃上清液↓悬浮沉淀于4ml无菌生理盐水离心↓10000rpm,5min弃上清液↓悬浮沉淀于4ml无菌生理盐水↓离心↓10000rpm,5min弃上清液↓悬浮沉淀于4ml无菌生理盐水↓玻璃珠振荡↓20~30

6、min单细胞菌悬液→平板菌落计数↓UV诱变平板菌落计数Ⅱ.链霉素抗性突变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以紫外线诱变获得大肠杆菌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为例,学习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基本技术。二实验材料和用具菌种:大肠杆菌E.coli培养基:营养肉汤、营养琼脂、营养琼脂+Str、生理盐水等链霉素溶液:母液2mg/ml;终浓度8mg/ml仪器:紫外诱变箱、超净工作台、红灯、铁筒、离心机、混合仪等三实验原理链霉素属氮基糖昔类抗生素。细菌对氨基糖昔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细菌产生相应的钝化酶对进人胞内的

7、活性分子进行修饰,令其失去生物活性;其二,氨基糖昔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核搪体或是与核糖体结合的核蛋白的氨基酸发生突变而使进人胞内的该类抗生素不能与之结合或结合力下降;其它机理,包括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等。细菌对链霉素产生抗药性的作用机理属于第二种。链霉素抗性是由于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L基因或其它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核糖体或核糖体蛋自发生改变而产生。四操作步骤1.出发菌株转接营养肉汤斜面活化;2.菌株的培养、细胞的收集和离心、紫外诱变处理同实验二;3.将诱变前、后的菌悬液各取0.5ml,进行适当的稀释

8、分离,然后用倾注法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并选择诱变处理前合适浓度的菌悬液涂布营养琼脂+Str平板(Str终浓度8mg/ml),培养后记录抗性菌落数,计算该菌的自发突变率;4.另取1ml诱变处理好的菌悬液接入液体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进行后培养,37℃120rpm摇瓶培养;5.对后培养以后的菌悬液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和抗性菌落数计数,观察紫外诱变的效果。五实验内容1.用紫外线对细菌细胞进行诱变处理;2.利用药物平板筛选抗性突变株;六实验结果1.观察紫外诱变的结果;2.计算大肠杆菌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