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

ID:38700507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_第1页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_第2页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高考新课标考纲要求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泛读全文→审读题干→找信息区间→文题比对。简称:读→审→找→比。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第一步读—速读文本(一)阅读前可提出设问(1)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2)作者的基本立场

2、、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3)本文为凸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

3、、由于、从而)。(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温馨提醒抓住关键词语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做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5、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第二步审—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明确题干

4、要求及陈述对象。(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7.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8.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

5、由的一项是A.白鹤梁上的石鱼和诗文碑刻所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B.白鹤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岩容易被水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经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所造成的强大水压。第三步找—扣住问题,细心查找信息1、查找角度(1)找区位。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和外查关系。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度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

6、,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3)找错因。错因往往体现在选项的干扰点上。即“十大陷阱”温馨提醒: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2)不少选项的叙述不再是较多的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括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

7、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为核心的依据。设题的三种情形1、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2、查找的方法(1)投石探波法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一圈圈一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2)借助“标志语”第一、借助“角度性标志语”。即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如”为什么、怎样、如何

8、、认为等第二、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第四步比—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