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

ID:39034352

大小:15.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4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1页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2页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3页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对顶角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教材: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课题: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的概念与性质【学习者特征分析】一、知识基础分析;1.学生已掌握掌握角的概念,以及角的性质,形成具体观念2.了解两条平行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后形成的各个角。3.已掌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角。二、认知能力分析;1.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捷,能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理解题意,并且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2.学生对数学这门课有特别的好奇感,喜欢数的运算。3.-学生的动手解题和思考能力要比其他学科的学生强。4.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三、学习动机分析;1.对学习中遇到的新问

2、题和新鲜事物有好奇感,渴望了解。2.在学习上不甘落后于其他同学,有争强好胜心,推动学习。3.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鼓励,极力去做好。4.知道了数学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重要性,有学好数学的决心和动力。一、学习风格分析;1.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特别好奇心,但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并且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容易产生自负心理。故需要外界经常地鼓励和安慰,特别是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属于冲动型的学习者【教学目标分析】(一)、概述:本课是初中二年级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数学课,课时为1课时,40分钟,本课是在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角的概念与性质的应用等知识的基础

3、上进行的教学活动。(二)、设计理念:要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数学中一些角的知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角的概念,以及角的性质,形成具体观念。②掌握两条平行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后形成的各个角的性质以及命名。③初步掌握各个角的概念;进行解题格式的训练。(1)过程与方法;①讲解各个角的概念②讲解每个角与其它角的异同以及之间的联系。③分析各个角的关系,并举例总结出生活中对这一关系的应用实例。④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各个角的性质以及定理。(2)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能够了解到有目的,勤思考的习惯的重要性。②

4、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充分发展的个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学重难点】1.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的概念及性质;2.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分析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难点)3.通过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的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难点)【教学内容】1.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的概念及性质;2.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的解法;3.利用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分析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方法】首先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问题中的角的关系,由此引出角的概念,然后通过讨论满足各个角关系的规律,给出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的概念;接下去采用与角的性质相类比的方式讨论各种角

5、性质,这就为提出对顶角、同位角、同旁类角提供了依据;接着掌握各个角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两条直线相交【教学流程图】形成同旁内角同位角对顶角掌握掌握掌握性质性质性质概念概念概念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媒体】黑板、计算机、投影仪、课本【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自我反省,调整教学方法策略;2.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反馈来的信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出总结,并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