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

ID:39045666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看两不厌,惟 有小石潭 ——《小石潭记》品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相看两不厌,惟有小石潭——《小石潭记》品读教学颍州中学陈超教学突破《小石潭记》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其境。作者借景抒情,借写幽深冷寂的景抒孤寂悲凉的情。学习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借由对作者笔下的景物的赏析,来深入了解作者寄寓其间的情。1、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循着“邂逅一潭清泉→心生一段快意→触发一份悲情→共此一帘幽梦→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样一条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引入与之相关的文本,进行拓展阅读,形成一种积淀

2、,产生一份共鸣,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获得精神层面的成长。2、个性阅读: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个性解读文本,让学生说说柳宗元就是那潭中的什么景物。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对景物细致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2、结合课前提示,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3、多角度解读课文,体味文化之蕴,享受情感浸润。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学时间  第2课时教学过程背景音乐《山水间》春天来了,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穹顶之下,我们找寻梦里的原乡——小石潭,从你的梦境而来,这里水清、石奇、树荣、鱼欢。让我们访古归真,随柳宗元一道邂逅那一潭清

3、泉。板书: 《小石潭记》 柳宗元一、邂逅一潭清泉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请齐读课文,让我们在文学的田野里漫步,浴乎水,风乎屿,咏而归。1、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至此,我们才揭开了小石潭的神秘面纱,小石潭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个过程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这真真是一出石潭奇遇记。谁遇见了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柳宗元遇到了小石潭,也可以说是小石潭遇到了柳宗元。石潭有幸,偶遇柳宗元,自此名有所托;宗元有幸,邂逅小石潭,从

4、此心有所归。除此之外,谁还偶遇了谁?陶渊明偶遇了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小石潭有什么特点?  小:直接描写下见小潭侧面描写全石以为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石: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音画时尚:小石潭是一幅在山间流动的画。让我们驰骋我们的想像,以文为笔、以情为墨勾勒出作者笔下的小石潭。请说一说在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提示:水——清:如鸣珮环、水尤清冽、皆若空游无所依石——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树——荣,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鱼——欢,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似与游者相乐作者绘声绘色,绘形绘神,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画:(1)绘声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2)绘色 “青树翠蔓”(3)绘形 “全石以为底……为岩”,是绘石形,“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是绘木形(4)绘神 “似与游者相乐”4、小石潭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请用“这是一个——的小石潭”的句式,来说说初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整体感受。板书:清澈二、心生一段快意1、机缘巧合,作者邂逅小石潭,看到眼前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呢?(乐)板书:乐2、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份心情的? 直接抒情: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间接抒情:似与游者相乐(鱼

6、儿知潭水之乐,而不知作者之乐其乐也)三、触发一份悲情如此良辰美景,不应辜负。理当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岂不妙哉?1、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但是作者在第四节中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又是为什么呢?(以其境过清)2、初逢小石潭时,作者说小石潭“水尤清冽”,感受到的小石潭是清澈的、清凉的、清新的、清寂的。此刻作者感受到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小石潭呢?他的心情如何呢?凄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板书:凄清忧3、面对如此优美的景物,作者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请结合相关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

7、感受的?材料一: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小石潭记》课前提示材料二: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柳宗元《始得西山晏游记》对于柳宗元来说,乐亦是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风物正当时,看茂林修竹,万水千

8、山皆赴我;落花人独立,念命途多舛,先乐后忧是子厚。四、共此一帘幽梦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