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

ID:39091471

大小:53.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4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_第1页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_第2页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_第3页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_第4页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解析 适用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 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及《续考》 ,证明了《史记〃 殷本纪》 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2、 及《续考》 ”,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载内容”,扩大了范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

3、“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4、 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白斌《说文解字》 ,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关系错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

5、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

6、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先断易,再断难。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句中共有三个人物(“曾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 10 境”“吾境”)

7、;句中动词有“有、窜、闭、亡、移、诘、报、藏、廋、索”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断好“盗悉窜他境”“尝有使客亡橐中物”这两句,其它的就好断了。 5.【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储”)少数民族(“契丹”)的历史知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C项“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

8、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考题完全出自教材。考查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力, 【考点定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考常识,关键是懂常识。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可采取课内常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 6.【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