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

ID:39096452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8吆喝萧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字词,掌握生字;了解老北京的吆喝。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3.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当地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情感目标:观察身边生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含的乐趣,激发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提

2、问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听吆喝,导新课1、导入新课: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萧乾笔下的旧北京那悠远的吆喝声。教师借助录音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2、作者简介:萧乾,蒙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1910年1月27日生,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又是唯一在大陆落叶归根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

3、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译著《好兵帅克》。晚年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成为对中国读者的一大贡献。3、展示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4)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当地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激发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读《吆喝》,知内容1、字音字义。2、整体感知,感受特色:什么是吆喝?(叫卖的声音)这篇课文选自《北京城杂忆》,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为什么萧乾要选择吆喝这

4、么平凡的,甚至可以说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来展现他记忆中的北京城呢?我们能够从吆喝声中读到一个怎样的北京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①现在,让我们自由地把课文大声朗读一遍,看看以前老北京城里有哪些物品可以通过吆喝来叫卖的?(馄饨、饽饽、乞丐、柿子、秋海棠、糖葫芦、烤白薯、炸豆腐、小玩具、萝卜、荷叶糕、山里红、烧卖……)②看来在老北京的吆喝还真不少,哪行哪业都能吆喝。据老人们说啊,老北京有整整368种吆喝,北京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置办各种生活必需品,在课文中作者也用了一个精辟的比喻,来描绘北京人的这种生活场景,大家找到了吗?“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

5、地在你门前展销”(齐读)作者这个形象的比喻,让你从中读到了一幅老北京人怎样的生活场景?——是啊,热闹的街巷,丰富的物品,特色的小吃,这一声声的吆喝带我们走进了老北京人早晚四季的生活场景。其实,读吆喝就是读北京市井生活。三、赏吆喝,品语言:1、刚才同学们说到吆喝的目的是什么?(吸引顾客)那么大家觉得这么多的吆喝中,哪一句让你一听,就垂涎三尺,忍不住要去光顾他的生意?(表现形式多样<比喻、拟人、夸张等>;运用轻声、有儿化音、方言词语、合辙押韵这些诱人的吆喝,变着法儿吸引顾客。吆喝内容有:A.告诉你制作的全过程。B.简单的制作方法。C.既简洁又生动地形容货物的特点。D.借甲物形容乙物。E.靠

6、戏剧性来吸引人。示例:A:“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B:“卤煮喂,炸豆腐哟。”C:“葫芦儿——冰塔儿。”D:“萝卜赛过梨。”E:“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2、小吆喝中有大讲究,还真是趣味无穷呢,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唱出来的!)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来“原音重现”,在吆喝中感受老北京浓浓的京味儿!(播放老北京吆喝)——诱人的吆喝词,动听的吆喝调,这些吆喝人俨然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吆喝不只是简单的叫卖声,听这吆喝就是在欣赏“声乐艺术”,虽然他们的表演不像舞台上的艺术家一样高雅,可是却展现

7、了老北京浓浓的民俗风情,正是这独特的民俗风情,让北京有了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气质与面貌。四、悟吆喝,说感情请大家再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句,想想在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什么感情?明确:对这些吆喝声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五、探吆喝,学写法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吆喝可怎么介绍得过来呢?作者是怎么安排的呢?大家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