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

ID:39112362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者:包慧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6.最后的姿势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

2、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明确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教学资源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预习设计1.初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课后第2题: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3.搜集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学程设计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唤起回忆1.一、背景导入,初入情境1.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  看图片,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2.交流自己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 二、在交流和倾听中了解谭千秋   三、初读课文1.模仿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2.速读课文,用“    ”在文中学程设计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3.请学生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两个)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教参57页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请生模仿)2.初读

4、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画出相应的语句。 四、朗读词语,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朗读词语,解释通过预习已经理解的词语。  什么样子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1)废墟坍塌塌陷尘埃(2)震撼诠释生死攸关(3)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词语解释见教参57页 2.学习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分段,概括段意,并体会写作方法。

5、1.自主分段,练习概括段意。 2.结合课文,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

6、境烘托等写作方法。(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三段:侧面描写(2)第二段:环境烘托(3)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六、作业:抄写词语   作业设计1.高质量地完成本课的《习字册》。2.抄写文中的词语2遍。摘抄文中的成语。3.记住课后2中词语的意思。4.完成《一课一练》中的第一到第三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设计者:包慧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6.最后的姿势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

7、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资源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预习设计1.正确、

8、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透彻地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学程设计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回忆主要内容,直入中心1.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及其概括方法。 2.朗读课文的最后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