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

ID:39154081

大小:391.82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5

上传者:U-145848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_第1页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_第2页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_第3页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_第4页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丰满词语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左权宏远学校巨亚宏2010年10月送教下乡讲座(灵石)丰满词语的教学提升语文生命力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然而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竭力回避或者“滑过”,或者教得一丝不苟,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一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或字典对词语的解释,显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那么,怎样让词语教学丰满起来,提升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呢? 一、研读课标,明确任务二、研究策略,各其所得三、丰满词语,提升品味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涉及字词教学的共三块: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关乎字词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目标定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教师定位第一学段学习拼音,汉字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结构、识字。能读准音、写好字。养成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喜欢汉字,。教读、教写、训练正确读、写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美。第二学段识字、查字典知识、用键盘输汉字知识。初步独立识字,熟练书写楷书。对学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习惯。教会学生使用键盘输字、训练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培养主动运用字词典练字习惯,及良好的书写习惯,检查识字情况。第三学段识字独立识字、书写规范并有一定速度。能体会汉字的优点。检查识字情况、训练写字速度、引导欣赏汉字美。第四学段识字熟练使用字词典。能写行楷并有一定速度,能欣赏书法。有一定审美观。继续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典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习惯。强调书写规范行楷字,同时着意训练书写速度,引导学生了解欣赏中国书法。识字与写字板块 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板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写作板块: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教师定位:新课标强调从学生接触词语起就将词语的理解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着意训练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理解词义的习惯。强调在粗知其意的基础上通过熟读、背诵达到词语积累,培养语感的目的。这也是吸收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所以这阶段词语教学反对教师过多过深的讲解。反对教师让学生背诵许多无用的脱离语境的以词解词的死条目。只要引导学生能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将重心设在熟读,背诵上即可,而写作教学中显然应以引导学生运用新词描述生活和用词写话作为训练的着力点。 第二阶段(3—4年级)阅读板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词语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写作板块: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师定位:指导学生摘抄、熟读、背诵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用熟悉的词语解释不熟悉的词语,训练查词典疏导文意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在句子中表达程度、褒贬、范围的区别。通过仿写造句等训练学生运用词语。 第三阶段(5—6年级)阅读板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的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师定位:训练学生跳过陌生词句,回头联系语境猜想其意思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能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恰当义项理解生词的方法,训练学生辨析同一词语不同语境的不同感情色彩。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情绪。 第四阶段(7—9年级)阅读板块: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断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定位:引导学生从词义、词的结构、风格、作用等方面品味词语,训练学生区分运用口头词语和书面词、及不同场合不同的用词规范和习惯。练习概括和扩充文章,修改用词不当的语病。 总观课标的阶段性目标,词语教学大体经历如下流程:粗知大意—积累识记—明确含义—练习运用—品味体会—深化理解—熟练应用。 其中识词、解词、用词总是按顺序且同时训练,效果最佳。另外在进行词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将词置于具体的语句中,正像我们识字时总是尽可能早的将字置于词语中,而理解语句时总是将语句置于具体的语段中理解一样,这是语言学习的规律。而熟读背诵名段名篇应该是学生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始终不渝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利用字词典,电脑工具等查阅生字词,疏通文意应该成为学生终生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显然应不遗余力地运用这种方法,培养这种习惯。 一、朗读,让词语教学“有情”二、表演,让词语教学“有趣”三、演示,让词语教学“有味”四、多媒体,让词语教学“有景”五、游戏,让词语教学“有思” 一、朗读,让词语教学“有情”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盘古开天地》词语教学片段:    师:这个词谁会念?    生:滋润。    师: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    (生茫然,这样的“词语教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头一次。)    师:大家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对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万物滋润了,人滋润了,感觉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    生:(齐)滋润。(有进步,但还不到“位”,还不够“味”。)    师: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    生:滋润。(声音柔柔的,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知晓“滋润”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此时,“滋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象征着万物复苏,它更带着人们舒服的感觉。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二、表演,让词语教学“有趣”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例: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到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三、演示,让词语教学“有味”词语理解最直观,最便捷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法。例:《乌鸦喝水》中“渐渐”一词。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四、多媒体,让词语教学“有景”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例:象形字“日”、会意字“笔”。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五、游戏,让词语教学“有思”“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有效的游戏,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学词的兴趣,不但能增强识字学词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词不离字,辨析明义词不离句,体验感悟词不独义,引而深解词文相连,串而寻源 词不离字,辨析明义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大量存在,词语意义相近或相通也非常多见,如何让学生准确分辨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在支玉恒老师的《月光曲》一课中,我们可以看到精彩的演绎。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众笑)生:因为它没有歌词。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叫“曲”。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曲”。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不合适。生:我觉得是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来演奏的那叫什么?(生答“曲”)这个“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字来组词。生:弯弯曲曲。生:曲水流觞。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对吗?还有吗?生:曲折。师:对,还有吗?我再组一个吧。曲服,决不曲服。(生有说对,有说不对)师:那是哪个“曲”呀?生:屈原的“屈”。 围绕一个“曲”字,支老师独具匠心,在比较和追问中让学生明白了“歌”与“曲”的区别。在正确理解了名词“曲”的含义后,支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学,而是进一步让学生对“曲”的另一个读音进行了辨析,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教学。 词不离句,体验感悟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所表现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受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很难感受到这一点,怎么办?窦桂梅老师的《丑小鸭》这一课给出了答案。 师:细心的你在这三个片断中一定会听出来,鸭子欺负它都有一个动作“啄”,课文这里也有“啄”,哪个“啄”让你感受更深刻?(生答略)师:鸭妈妈的“啄”和别的鸭子的“啄”一样吗?怎么不同?读原文,你体会出了什么?生:这里的“啄”表现了鸭妈妈对丑小鸭的疼爱。师:是怎样的“啄”?生:是疼爱的“啄”,是轻轻地“啄”。师:好啊,把你的感受放到课文中去读读这段话。(生温柔地读课文)师:鸭子欺负小鸭的“啄”是怎样的“啄”?生:是狠狠地“啄”。生:是讨厌地“啄”。生:是无情地“啄”。师:把你的感觉再送到文章中去读,你会发现你读得和以前不一样了。(生有感情地读)师:看似同一个词,是简单重复,但是内涵却是丰富的,这就是语言的内涵。 窦老师让学生把动词“啄”字置于具体的情节之中,引领孩子们返回文本细细品味,从简单重复中发现丰富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童话的味道来。这样的训练和引导在第二课时后半部分还有一次精彩的演绎,窦老师引导学生分辨两处“藏”有何不同,“小鸭在天鹅的世界里为什么还要藏呢,它究竟藏的是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学会了品词析句,学会了从简单中看出深刻。 词不独义,引而深解汉语中的词语多有多重含义,尤其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由本义可导出引申义,或衍生出比喻义。如何让学生体会其所包含深层含义?薛法根老师在《卧薪尝胆》一课上为我们作了经典的示范。 师:整整三年,越王勾践都这样过下来了,他所受的侮辱、屈辱、耻辱,他都忍下来了,因为他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要报仇,这叫(生齐读“忍辱负重”)师:三年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做国君,回国后,他是怎么做的?生:白天,他……师:这就叫——生齐:卧薪。(生接着读)师:这就叫——生齐:尝胆。师:现在谁来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生读有关语句)师:如果勾践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苦胆,这样做叫不叫真正的卧薪尝胆?你认为真正的卧薪尝胆还要怎么做?(生答略)师:同学们,卧薪尝胆的意思可能人人都懂,可是它包含的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要从书中读出来。我们一起读书。(生齐读)师:今天我们学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学到这里,我要问大家,课文中的勾践卧薪尝胆,因为他要报仇雪恨,我们现在需要不需要卧薪尝胆?生: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生:其他国家都不和我们打仗。生:我觉得表面上的意思是不需要的,里面的意思是需要的。师:我觉得你说得还不清楚,能说得清楚点吗?生:睡在柴草上,吃着苦胆,是不需要的,可是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需要的。师:是的,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所以,这个苦胆,尝的是什么?生:尝的是精神。 学生对“卧薪尝胆”字面意思的掌握往往十分容易,倘若没有薛老师的两度追问,“卧薪尝胆’一词对于学生来说还只是一个较抽象的词语,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还是一个孤零零的元件,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该词有了深刻的了解,将来提取运用这个词语也会灵活许多。 词文相连,串而寻源在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与课文语境融会贯通的词语教学片断: 师:把你能够发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找出来,行吗?(教师巡视)师:我把四处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优美的词语都摘了下来。我们看: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咱们一组一组地读。(学生读词串,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月夜的画面,读出感觉,并不时范读词语。)师:看啊: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没看到?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吗?生:我看到了:在静静的月夜,月亮沉浸在水中。师: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生:静影沉璧。师:静影沉璧指的就是……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师:是啊。你知道那个“璧”指什么?生:璧,指……老师,可不可以请你告诉我?师:你自己仔细看看这个字,“璧”下面是个什么字?(生:玉字)对,你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生:我觉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师:呵呵,太好了。那个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美啊,大家把它读出来。(生齐读)师:太好了。要把这八个字和两幅图画,读到你心里去。再读。(生再读)师:很好。同学们,这八个词语仿佛变成了什么?生:一段美妙的话。师:美妙的话就是一首……生:诗。师:诗啊。(问另一生)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生:一幅美丽的图画。师: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师:孩子们,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对那个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到吗?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意味着什么?生:只意味着可惜。生:孤独、孤单。 这段长达十多分钟的教学一改“就词语而词语”的教学方式,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被引入了独特的意象,在反反复复的品读涵咏、想象感悟之中,让八个词语在孩子们的心中成诗成画,词语被赋予了温度,不仅解决了词义的问题,更让学生从词串所组成的整体上去把握内容。当学生沉浸在这美词美景之中时,教师却话锋一转抛出了“这样的美景对阿炳来说却意味着什么”,从而把教学环节推向深层。词语教学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做了绝好的铺垫。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美学教育家朱光潜 抓住了词语展开教学,就抓住了语文的教学的核心。就抓住了语文的工具性,就抓住了语文的人文性,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将语文学科的性质扎实地落实在充满“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的生命语文课堂中。 做一个明白的语文老师做一个智慧的语文老师做一个激情的语文老师做一个觉着的语文老师做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