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

ID:39178639

大小:368.3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26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_第1页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_第2页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_第3页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_第4页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四课件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问题提出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是什么?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则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2.用坐标表示向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设i、j是与x轴、y轴同向的两个单位向量,若a=xi+yj,则a=(x,y).3.用坐标表示向量,使得向量具有代数特征,并且可以将向量的几何运算转化为坐标运算,为向量的运算拓展一条新的途径.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向量的和、差、数乘运算,如何转化为坐标运算,对于共线向量如何通过坐标来反映等.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及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探

2、究(一):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思考1:设i、j是与x轴、y轴同向的两个单位向量,若a=(x1,y1),b=(x2,y2),则a=x1i+y1j,b=x2i+y2j,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向量a+b,a-b,λa(λ∈R)如何分别用基底i、j表示?a+b=(x1+x2)i+(y1+y2)j,a-b=(x1-x2)i+(y1-y2)j,λa=λx1i+λy1j.思考2:根据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a+b,a-b,λa的坐标分别如何?a+b=(x1+x2,y1+y2);a-b=(x1-x2,y1-y2);λa=(λx1,λy1).a+b=(x1+x2)i+(y1+y2)j,a-b=(x1-x2

3、)i+(y1-y2)j,λa=λx1i+λy1j.思考3: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上述向量的坐标运算?两个向量和(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差);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向量的相应坐标.a+b=(x1+x2,y1+y2);a-b=(x1-x2,y1-y2);λa=(λx1,λy1).oxyBA思考4:如图,已知点A(x1,y1),B(x2,y2),那么向量的坐标如何?一般地,一个任意向量的坐标如何计算?=(x2-x1,y2-y1).任意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坐标.思考5:在上图中,如何确定坐标为(x2-x1,y2-y1)的点

4、P的位置?oxyBAP(x2-x1,y2-y1)思考6:若向量a=(x,y),则

5、a

6、如何计算?若点A(x1,y1),B(x2,y2),则如何计算?AaxyO探究(二):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思考1:如果向量a,b共线(其中b≠0),那么a,b满足什么关系?思考2:设a=(x1,y1),b=(x2,y2),若向量a,b共线(其中b≠0),则这两个向量的坐标应满足什么关系?反之成立吗?a=λb.向量a,b(b≠0)共线axyObABCD思考3:如何用解析几何观点得出上述结论?向量a,b(b≠0)共线思考4:已知点P1(x1,y1),P2(x2,y2),若点P分别是线段P1P2的中点、三

7、等分点,如何用向量方法求点P的坐标?xyOP2P1PPP思考5:一般地,若点P1(x1,y1),P2(x2,y2),点P是直线P1P2上一点,且,那么点P的坐标有何计算公式?xyOP2P1P理论迁移例1已知a=(2,1),b=(-3,4),求a+b,a-b,3a+4b的坐标.a+b=(-1,5),a-b=(5,-3),3a+4b=(-6,19).例2如图,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1)、B(-1,3)、C(3,4),试求顶点D的坐标.oxyABCDD(2,2)例3已知向量a=(4,2),b=(6,y),且a∥b,求y的值.y=3例4已知点A(-1,-1),B(1,3

8、),C(2,5),试判断A、B、C三点是否共线?,A、B、C三点共线.小结作业1.向量的坐标运算是根据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向量的线性运算律得出的结论,它符合实数的运算规律,并使得向量的运算完全代数化.2.对于两个非零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可借助斜率相等来理解和记忆.3.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可以求点的坐标,判断点共线等问题,这是一种向量方法,体现了向量的工具作用.作业:P100练习:2,4.P101习题A组:1,3,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