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ID:39183522

大小:858.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26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_第1页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_第2页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_第3页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_第4页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人的本质和对生命的领悟(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看法1、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说性犹如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不东西也2、性善论《孟子·告子上》:“水信无分于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3、性恶论--《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

2、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也,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立意指导,然后出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职。”( 二)正确把握人的本质1、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本质理解的三个方面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第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第三、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

3、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二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人的生命的根本有限性,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生有死,生命才有意义。超越有限,通达无限。自我意识,自我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我们要树立理想;我们要活的有意义、有价值。天津大学校长龚克:人生有一个自然的维度,就是生命的“长度”,然而仅有长度的一维人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学习拓展了人生的“宽度”,也拓展了生活的意义,然而平面的人生毕竟还是缺乏精彩可言。有价值的人生还需要有它的“高度”。什么是人生的“高度”呢?我认为

4、是志向和成就。志向的高度赋予人生奋斗的目标,奋斗的成果使志向的高度得以充实。有志者,事竞成!三维的人生才是多彩的、有意义的人生。要实现三维的人生,没有健康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没有志向更不行。【蹲在海边发呆】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有的轻松旅行。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哀……还有的,在列车上四处奔忙,随时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有些人下车后,其他旅客对他们的回忆历久弥新。但是,也有不少人,当他们离开座

5、位时,却没有人察觉。生命之谜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无从知晓……我时常这样想:我下车后,和我同行的旅客都还能记得我,想念我,我将感到快慰。BBS文章:孔子论人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著名伦理学家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先生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混——欲——

6、义——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2、正确认识自我(我是谁)我是小我与大我的对立统一。(我是谁)黑格尔说过:“因为每一个其他的人也仍然是一个我,当我自己称自己为“我”时,虽然我无疑地是指这个个别的我自己,但同时我也说出了一个完全普遍的东西。”我是人(共性)“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马克思)《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就是我(个性),我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黄山“彪悍抢修哥”裸身跳臭水沟修电缆

7、82岁老人10年坚持义务指路能熟练背出5千站点79路公交车司机李英庆把不便登台阶的焦大爷背上车。自爱、自尊真情之美:亲情(温暖、深度)、友情(真挚、广度)、爱情(甜蜜、纯度)——美好人生作家刘心武:“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却,活而如亡”美的体验和创造美学家宗白华:“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换做移我情””改变这客观世界

8、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换做移世界””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追求人生的美学意境,创造美的人生,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显得特别地有意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见到了一系列令我们为之不安的情形:人们不再崇尚利他主义和献身精神;不再关注自我的善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