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

ID:36777527

大小:1.60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5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_第1页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_第2页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_第3页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_第4页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8·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概念对喻”与歌词中的性别符号标出性陆正兰摘要:“概念对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方式,它指两个有对照意义的形象各自生发出比喻,形成参照对比。汉语的特点,使“概念对喻”在汉语文学作品中特别明显;由于歌词的特殊呼应结构,“概念对喻”在歌曲中难以避免;而歌曲中性别主题之重要,使歌词中的概念比喻成为性别文化的表征。从中国几千年来的歌词中的性别“概念对喻”之丰富,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基础性原型思想。概念比喻双方的偏边现象,带有强烈的性别文化标出性,而近年在中国歌词中的“概念对喻”中出现的标出性

2、翻转,是中国当代性别文化转向的重要表征。关键词:歌词;“概念对喻”;标出性;性别文化本文提出的新术语““概念对喻”,组合了两个学界熟知的概念,一是莱考夫与约翰森(Lakoff&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另一个是宋人陈骙提出的“对喻”。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和莱考夫1987年出版的《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两书详细讨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通常一般的隐喻与词语

3、结合得很紧,不能脱离特殊的词语安排,①由此常成为“成语”或“熟语”(cliché)。而概念隐喻是一种特殊的隐喻,不拘于某种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效果类似,因为它们是“概念”性的,也可以用表情、图像、舞蹈、音乐等非语言媒介来表现。对喻,不是简单的两个并列的比喻。宋代陈骙的《文则》一书列举出十种比喻,第五种为“对喻”:“先比后证,上下相符。”他的例子是《庄子》中的“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荀子》中的“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两个喻本分别各自生发出两个比喻,形成对照。本文论述的“概念对喻”之所以卷入社会文化

4、问题,正因为它们不可避免地卷入各种使用语境,因而有多种延伸变体。一个常用的“概念对喻”,说女人与男人,就像藤与树,可说成“女人是藤”,也可说成“男人是树”,亦可说成“他们就是藤与树”,甚至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简单地说“藤与树”。无论何种说法,对喻的四项关系都很清楚,表现方式却可以变化多端。“概念对喻”在下面这首客家民歌中,衍生枝蔓,反复咏叹,绵延展开。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哥系路边大榕树,妹系紫藤树上缠。树高一寸缠一寸,树结藤干便了然。藤与树是中国歌词中古已有之的原型式“概念对喻”。《

5、诗经·唐风·葛生》:“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葛”即是“葛藤”,藤的一种。女为葛藤,男为树干,一旦在歌词中几千收稿日期:2014-05-17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390);中央高校科研专项项目(skqy201341)作者简介:陆正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理论及性别文化研究。①西语metaphor,可以译成“比喻”和“隐喻”。笔者认为二者外延不同“:比喻”包括隐喻、转喻、提喻等各种比喻修辞格。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

6、学版)2014年第6期·39·年反复使用,就发展为“原型意象”,即“在文学中反复使用,并因此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①群”,原型化的“概念对喻”,只消点出意象,就会在解释者的记忆符码集合中引起反应。“原型一旦产生,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复制,不断强化。它甚至逐渐脱离了具体作品的②桎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徽号”。这种成对形成的概念比喻,不仅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其“比喻点”也可以多种多样,常常超出简单的“相似性”。用钱锺书《谈艺录补丁》中提出的术语来说,就是“同喻多边”,只是“概念对喻”的多边超

7、出大部分比喻,含义更为丰富。譬如“藤树”这个很通俗的“概念对喻”,可以喻指许多观念:女次/男主,女边缘/男中心,女柔软/男刚强,女细弱/男粗壮,女依赖/男可靠,女纠缠/男被缠,男女共生同死生死相依,如此等等。“概念对喻”的指向模糊,给歌词的发挥增加了许多联想方向,而这种“多边”也正是“概念对喻”的力量所在。一、中国歌词中的“概念对喻”“概念对喻”是一种类比思考方式,应当说是全世界各民族的通例。但由于中国文字单音节单字体的特点而造成的对偶美“,概念对喻”在中国诗词艺术中,使用得更为广泛频繁。汉语的骈俪对偶,在格律文体(词赋、律

8、诗、对联等)中几乎成为一种强制性修辞。一千多年前刘勰就已经在《文心雕龙·丽辞》开篇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到20世纪,郭绍虞在《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中依然指出“中国语词因有伸缩分合之弹性,故能组成匀整的句调,而同时亦便于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