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

ID:40991111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 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怎样整理信息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够反思整理资料的过程,总结提炼整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2.意识到只有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才能获得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科学知识知道整理信息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这是本学期的总结课,这学期我们知道了整理和正确处理科学信息是科学研究取得新发现的关键环节,那么这节课里我们也一起来探讨和整理信息相关问题。二.整理信息1.联系四年级上册初步整理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将零乱的文本资料进

2、行归类、梳理,归档。由此引伸到本学期的训练重点—初步梳理、归类、统计数据信息,使学生知道,必要的梳理归类和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零乱的数据信息逐渐变得条理清晰。2.在归类、梳理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数据进行甄别和筛选。剔除一些不可靠的信息,选取可靠而有价值的科学的信息和数据,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3.第三个层次就是,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分析、比较数据的基本方法。比如,将对比实验的数据进行罗列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同要素数据进行罗列,寻找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本学期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常见的统计图表的运用。让学生回顾

3、和交流在使用各种统计表、统计图时的感受。比如,这些统计图表的优点和缺点等等。4.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整理手头的资料或数据。这里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谈一谈准备怎样整理教师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并讲述如此整理数据的理由。5.生完成书上的统计。6.汇报:教师可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整理,比较明确地让学生知道:整理分析数据信息是科学研究最终取得成果的关键步骤;归类梳理、甄别筛选、分析比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步骤;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它们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统计方法;整理数据的目的是便于从数据中发现规律。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4、说课稿物体的形状改变1苏教版一、教材分析:各位老师好。我说的课是《物体的形状改变》。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来进行构建的。本单元共有五课,分别是:第一课《力在哪里》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第三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第五课《降落伞》本单元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总——分——总”的特点,第一课从总的层面讲述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二课至第四课分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第五课,是引导学生对力的综合运用。《物体

5、的形状改变》这课,在本单元处于第二课的位置,是在第一课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总的认识之后,具体认知生活中常见的力,其中的第一课。二、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属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陌生知识”,但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已经对力的基础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教学上,可以从此处进行突破,带领学生进入新知。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了解弹力在生活中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

6、力之间关系的实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教学难点: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设计:为了实现如上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的难点,我将本课设计成如下的六个环节来进行:第一大环节:导入课题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典型而又常见的弹性物体,让学生说说怎样给这些物体施加一个力,让这些物体发生变化,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在本单元第一课学到的知识“力对物体形状、体积有影响”,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物体都是在形状上发生的变化,从而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第二大环节:了解什么是弹性通过引

7、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在尝试中仔细观察体会,给这些典型弹性物体施加力量,然后撤销力量的这一过程中,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变化,从而达到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弹性的教学目标。第三大环节:什么是弹力通过一个有趣的小难题“怎样才能让物体保持不变的形状”,再次引导学生动手感受在物体形状变化以后,手上有什么感觉,慢慢松开手之后,你的手又有什么感觉,然后通过教师对第一课的知识“我们的感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力的存在”这一知识的提示,使得学生发现手上的感觉来源于物体在形变过程中产生的力——这就是弹力,从而达到了学生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教学目标到此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

8、什么是弹性,什么又是弹力,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