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

ID:44813869

大小:3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9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_第1页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_第2页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_第3页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_第4页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_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丰城市淘沙初级中学李小凯数形结合是数学学科学习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初一学生虽然在第二学期才开始接触系统的几何知识,但抓住教学契机及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观,对于他们思维的发展、思路的拓展及解题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小学的知识基础上,初一学生开始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来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此期间,数形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利用几何图形解代数题,尤其是利用数轴来解决有关问题;二、利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题,最常见

2、的是用方程来进行计算。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结合自己在将近一年的教学工作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指导教学的一点体会。一、利用几何图形解代数题《代数》第一章告诉学生代数学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手段——用字母表示数,紧随其后的第二章在初步认识正、负数后,立即进行了数轴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意在让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此后又以数轴为重要载体讲解相反数与绝对值概念,为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打下基础。因此,数轴不仅是解题工具,更成了联系直观与抽象的纽带,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有理数的有关知识。作为几何图形,首先要细致周

3、到地指导学生画好数轴,培养仔细认真的作图习惯,其次更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形结合的直观表象,便捷迅速地解决一些代数问题。如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一旦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数轴及这两个有理数的左右位置关系,那么根据“左小右大”的原则,数的大小判断易如反掌。又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只有在数轴上找出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才能避免凭空想象时混淆不清的许多错误概念,把某个区间或无解等情形直观表示出来。【例一】利用数轴比较下列有理数的大小,并用“<”连接。-3,4,-1.5,2,0,1,8,-2.分析:先在数轴上标出各数,再

4、根据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立即可以得出结论。-3-2-1.501248∴-3<-2<-1.5<0<1<2<4<8【例二】若a、b均为有理数,且a>0,b<0,a+b<0,试用“<”连接a、-a、b和-b四数。分析:要用“<”将上列四个数连接起来,只要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这四个数的位置,其大小顺序也就能排列得一清二楚了。解:∵a>0,∴在数轴上易于表示出a和-a相对应的两点∵b<0,∴b应位于原点的左侧。又∵a+b<0即b<-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位置应位于表示-a的点的左侧因而四个数a、-a、b

5、、-b用“<”依次连接起来的顺序应为:b<-a

6、∶4联想到比例问题,此时可用代数方法解几何计算题。设AD=xcm,则问题可迎刃而解。解:设AD=xcm,则CD=4xcm,AC=5xcm,BC=7xcm,AB=12xcm,根据题意,得4x=4.解这个方程,得x=1.∴12x=12.答:AB长为12cm.【例四】一个角的余角的3倍比这个角的补角大18º,求这个角的度数。分析: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互余与互补的定义,可直接根据几何语言的文字叙述转化为代数方程。解:设该角为xº,则其余角为(90-x)º,补角为(180-x)º,根据题意,得3(90-x)-(180-x)=18,

7、解这个方程,得x=36.答:这个角为36º.【例五】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且∠AOD-∠AOE=60º,求∠AOD的度数。分析:这里出现了角度之差∠AOD-∠AOE=60º形式的条件,学生可能会计算结果,但难以说明道理。应引导他们从其它已知条件中推出∠AOD与∠AOE的另一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计算求解。解:∵OE平分∠AOC,(已知)∴∠COE=∠AOE.(角平分线定义)又∵∠AOD+∠AOE+∠COE=180º,(平角定义)∴∠AOD+2∠AOE=180º.(等量代换){设∠AOD为x

8、º,∠AOE为yº,根据题意,得x-y=60,x+2y=180.{解这个方程组,得x=100,y=40.∴∠AOD为100º.通过以上三例的解答,学生对于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计算题的思路已基本掌握,很快就能触类旁通地用类似方法解决许多问题。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对于一个几何问题,能不能通过代数计算而求得解决,关键就在于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