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

ID:55355526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1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_第1页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_第2页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_第3页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_第4页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语言”线牵出“思想”的珍珠 ——《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语言”的线牵出“思想”的珍珠——《周而不比》课堂教学及观察《<论语>选读》是近几年来在高中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等四方面。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但又由于它是选修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不同于高中文言文必修模块的教学,把它定位于字词梳理、翻译落实。当然也不能把它定位在课后练习,古汉语研究,这就有点大学里做学问的味道。也不应该只把课本作为起头的话题,大谈《论语》里的思想及现实运用,就像是思想政

2、治课一般。《<论语>选读》的教学内容又该如何定位?笔者认为,根据中学教学的要求及该课自身的特点,还是要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结合起来。具体怎么结合?笔者想以《周而不比》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论语>选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课堂教学环节:学习目标:(在上正课之前老师用ppt展示)1、掌握“周、比、直、谅”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孔子在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从课题直接入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论语》选读的第八课“周而不比”,请同学们说说“周而不比”

3、具体的含义。(这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理解,同时还为了引出这一课主要讲述“与人交往”的话题。)2、“和人交往”很重要,可我们又该和谁交往呢?看看孔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接下来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本,并找出孔子交友的标准)环节二:孔子的择友标准3、学生在读课文之后,基本上都能明确:(用ppt展示)(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师过渡:)孔子告诉了我们,在我们身边,朋友有益友也有损友,而且他也分别举了三种。请同

4、学们理解孔子的择友标准。(一)益友三类第一类:“直”师:我们怎么理解孔子的“直”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基本上会说“直”就是“正直”的含义。于是又追问,既然是“正直”,那又怎么理解孔子在“何以报德”问题上的“以直报怨”的思想呢?“正直”又乍么理解?学生于是会对“正直”加以阐释,诸如“正当的手段,即法律手段”“原则性”等。等到同学们回答差不多时,老师进行补充理解(用ppt展示):所谓“直”,即真诚而正直。什么叫真诚?我如果不喜欢你,就不再和你来往;如果我觉得你可以被原谅,那我再给你一次机会。那

5、什么是正直?正直包括社会上的法律,代表公平,如果你得罪我,违反法律的话,法律伺候。否则,就变成了姑息养奸,你伤害了我,我却还容忍的话,你以后可能又去伤害别人。(这样,即对“直”的字面意思理解了,同时又深入到了孔子“直”的深层思想,这可能更能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儒家“直”,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直爽,直接,甚至是“以牙还牙”)第二种:“谅”让学生理解“谅”在文中的含义,“诚信”。然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孔子所谓的“诚信”呢?最后老师总结,并举了苏东坡《僧圆泽传》的例子,以便加深学生对“谅”的理解。第三种:“多闻

6、”“多闻”字面意思很简单,即“见识广博”。在这基础上,进定步追问,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多闻”之人呢?让学生举例说,通过学生的发言,基本上明确,多闻不单单是指看得文章多,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于是用ppt展示了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的关于赞扬司马迁的文字: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称赞司马迁说:“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还顺便举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可称之为“多闻”之人。师总结孔子关于“益矣”

7、的感叹,我们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生活范围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长期与诸如“直”“谅”“多闻”之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受渐染,那当然就“益矣”呀,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与好人在一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然,孔子还举了三种损友,关于损友的理解,教师只让同学们举一些例子,有同学举到清朝的和坤,宋朝的蔡京等,这都是孔子所说的损友之人。4、好,通过孔子的话语,我们懂得了“益友”和“损友”的区别。那我们来看看孔子有没有给我们树立“益友”的榜样?学生很快就回答“晏平仲”,于是引出(5.17)内容:子曰:“晏平

8、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①怎么理解“善与人交”中的“善”的含义?(明确:表层含义是“擅长”,深层含义用“真诚正直的心去与人交往”)②“久而敬之”的“之”怎么理解?是代指“晏平仲”还是“别人”?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接着老师明确“之”指代“晏平仲”,并从语境与句法上加以补充证明。环节三:察友的方法5、(师过渡)我们又怎样去察看一个人是益友还是损友呢?明确:(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理解:“人焉廋哉”的句式特点,“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