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

ID:58397847

大小:820.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9-07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艺随笔二篇》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在文中举的“几个实例”有哪些?举这些实例有何用意?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的重量单位,分别相当于一两的四分之一和二十四分之一。观其大略: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豁然贯通: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字谜:小老鼠吃书(打一四字成语)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朱光潜

2、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贬词褒用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中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解题: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文体介绍: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

3、,议论形象。思考作者在文中举的“几个实例”有哪些?举这些实例有何用意?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史记》韩愈改诗你是没有骨气的人。--你这没有骨气的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语言与情感有关句式不同,情感不同。不好,“这”字带有贬义。郭沫若改字:写作方法:对比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思考 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法?作用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

4、,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小处不可随便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史记》李广射虎王若虚改《史记》视之,石也。终不能复入石矣。文字与意味有关文字一增一减 意味不同。发现错误,惊讶失望放弃某单位来了客人,决定以特色火锅招待。宾主团团围坐于一桌,主人见火锅里水开了,按照当地的说法叫“水滚了”,便举筷邀客说:“来来来,别客气!滚了就吃,吃了再滚。”客人一听,面面相觑。火锅待客鸟宿

5、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冷寂场合 敲——热闹场合关于“推敲”的故事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译文: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此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关于“推敲”的故事“敲”一定比“推

6、”好吗?(联想意境)文字与意境有关字眼不同,意境不同。三个例子,三个角度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繁简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什么是“咬文嚼字”?作者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意义: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就是调整思想情感,因而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不求甚解马南邨“不求甚解”出处

7、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邓拓(1912~1966)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体验反思:对于作者的读书观,

8、你如何评价?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不求甚解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鲁迅的“随便翻翻”一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