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

ID:14103794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6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_第1页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_第2页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_第3页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_第4页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课堂实践研究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要想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发展、壮大,形成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学习借鉴是必由之路,但更加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突出自身特点,形成自身优势。文章简述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的探索性实践过程和初步成果。  [关键词]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  [作者简介]朱立(1970-),女,北京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教育理论研究。(北京10001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4-3985(2013)21-0105-02  本文所谈的“教学主体”指的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即在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对象。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调整教学主体,力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同时结合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性尝试。  一、教学方法的探索  我院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ERP生产管理系统”知识点多,系统性和关联性强,涉及的周边知识较为复杂。以往的教学方法应该说是采用了经典的程序化技能培训法――四阶段教学法,包括准备,即教师设置问题背景,说明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师示范,即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操作程序,同时要解释该程序

3、;学生模仿,即按照示范步骤重复教师的操作和练习总结四个阶段。其教学效果不可说不好,但总感觉有所欠缺。原因有三:一是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即便是学得好的学生也是如此,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下意识地举手问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教得很辛苦,换得的只是部分学生的参与;二是虽然知识点的讲授基本可以做到系统、完整,但教学重心是教师,学生的参与成分少,接受起来感觉困难;三是学生学得吃力,不爱学的学生干脆处于游离状态。如何实质性地改观教学效果一直是授课教师潜心探索的重要内容。经过近几年来教委、学院组织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对相关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授课教师发现以往的教学中一个重

4、要的弊端是过分突出“以教师为中心”,同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因此,授课教师在该课程中尝试对教学主体进行调整,同时对几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里只介绍了典型的两种。  1.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头脑风暴”教学法。“头脑风暴”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教师采用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单纯概念性问题,虽然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头脑风暴”(因为最终要求学生归纳出正确结论),但其过程中突出了“头脑风暴”法的基本特点。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关于离散型行业和流程型行业概念的理解。教师放弃了以往单纯讲解的

5、方法,将这组概念的理解扩展成一个大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自行理解概念。实施过程中,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展开讨论,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的帮助下得到一个全班同学都认可的结论。教材中原本有这组概念的简单说明。教师做了一个试验:先布置学生自己看书,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请学生讲解什么是离散型和流程型行业,结果没有一位学生的理解真正到位。根据以往经验,如果这时候由教师直接讲解,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仍会感到不知所云或是留不下多少印象。因此教师将这一任务放大,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或通过其他手段查资料,自学或通过小组讨论获得结论,

6、再来为大家讲解(该任务的完成时间被设计为刚好跨一个周末)。之后的检查课上,几个小组推选了代表分别讲解,然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全班讨论,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在三个同专业班级中,结论的描述方式都不太一样,但含义是共同的。在这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功之处在于比较彻底地实现了教学主体向学生倾斜,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收效较好。在课程后续阶段,当教师再次引用这组定义来说明其他概念时,粗略估算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依然记忆犹新,这是用单纯讲解法不可能做到的。还有一点成功之处在于,这一任务的实施过程使部分学生认识到某些能力的不足,如文字阅读理解能力、收集有效资料的能

7、力以及有效交流能力等。在后续课程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有意识地锻炼这些能力并逐渐进步,其中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  2.分解任务和六阶段教学法相结合。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实质上还是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只是将示范工作交给了学生,教师的参与更为隐性。这一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软件操作方法和相关原理的理解问题。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对存货档案中自由项、自定义项属性设置的理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档案调用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如果单纯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