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

ID:34124357

大小:12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_第1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_第2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_第3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_第4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惨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对经济的调整2、理解:(1)建国初严峻经济形势的成因(2)社会主要矛盾(3)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所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3、运用:(1)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分析三大改造的作用和“三面红旗”的错误。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据变化的原因。(二

2、)过程与方法:1、资料搜集与展示2、问题探究3、史料(数据)分析(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建国初期仅用三年即恢复国民经济这一点来看,中共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有能力巩固新生政权。2、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复杂性,要充分依据具体国情,按经济规律办事。3、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实践活动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授课过程】导入:通过介绍《曲折发展的岁月》这本书导入。(出示著作封面图片与目录)出示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件呈现)通过认识学习目标,由教师引领学生宏观概括本课知

3、识结构(板书)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那时,除东北三省外,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几乎没有一条可以全线通车,公路、海运严重堵塞。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第一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示有关建国初期经济状况的一组图片图片反映我国国民经济什么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状况:纵向看,大幅度下降,全面崩溃;横向看,与周边国家差距较大。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家大肆搜刮;长期战争破坏。建国初三年,工农业生产增长较快,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4、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过渡:“一五”计划要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是什么?阅读下段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

5、了初步基础。答: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问: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这要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学生自主概括:历史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原因帝国主义包围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6、尤其是国防力量。外部经验是苏联较短时间内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问:从地区分布看,重工业分布区域集中在哪里?为什么?答:东北地区。原因:临近苏联,有利于接受苏联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有较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此建立一些近代化工业企业,所以工业基础较好。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

7、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问: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进行三大改造。其实质是什么?答:生产关系的变革,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结:过渡时期(建国初到1956年底),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说明过渡时期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程度。此时期我国公有制有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第二篇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

8、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提出,当前国内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