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

ID:39226780

大小:514.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8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_第1页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_第2页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_第3页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_第4页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能把诸侯贵族的爱国思想和平民与士的爱国精神画等号——答李增林和龚世俊二同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周武王不听。伯夷和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终于饿死在首阳山。孟子评论伯夷说:“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屈原以伯夷“为像”是取哪一点呢?显然不是取“治则进,乱则退”,而是取其“非其君不事”的忠君之像。根据这些事实,笔者认为屈原的爱国精神实际是贵族的宗族观念和北方殷商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是“非其君不事”的伯夷之像在屈原的心里札根开花的结果。这样分析屈原的爱国精神产生的根由,并不是笔者的头脑中有什么“单一的阶级论”在作怪,而是以战国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诸侯国的国家观念这一事实为依据,完

2、全可以用屈原的作品加以证实的。这里需要重申的是,衡量某一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是否值得肯定和赞扬,最根本的是要看他的思想言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否具有进步性、革命性或正义性,而不在于他是否有国家观念。拙文在具体论述时是从所谓屈原的抗秦爱国精神是否体现了楚国人民的利益,屈原的诗篇是否反映出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以及屈原的“美政”在当时是否具有实际进步意义这三方面展开的,怎么就是“单一的阶级论”?难道揭露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就是“单一的阶级论”?李龚文说:“屈原的抗秦爱国的言行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阶段,正是代表了楚

3、民族利益和楚人爱国精神的。”这里,我们且不论李龚文这种所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之论是多么荒谬,即使就其所谓屈原“代表了楚民族利益和楚人爱国精神”而言,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只是举秦赵“长平之战”为例,说明“屈原的抗秦分明具有反掠夺的合理性”。而对屈原在《国殇》里赞扬楚怀王为了发泄上当受骗的怒气,发动攻打秦国的战争却不置一词!笔者在这里想要说的是,《国殇》所赞扬的楚国将士的“诚勇”和“刚强”是不符台当时秦楚实战情况的。这可以白起的话为证。白起是灭楚的秦军统帅。他在总结胜利进军的原因时,其中对比秦楚两军的士气说:“

4、楚人自战其地,成顾其家,各有散心,奠有斗志。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丽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1显然,白起所说的楚人“成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并不表明楚人有什么爱国精神,相反,却表明楚军士兵知道抗击秦军只是作毫无意义的牺牲。如果楚军士兵意识到自己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就应该像作《采薇》一诗的士兵那样积极作战,抗击秦军。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这就告诉我们,所谓屈原的抗秦爱国精神并不能代表楚军士兵的心愿。当时楚军士兵以为,只有对秦军采取不抵抗主义,逃离战场,才能“顾其家”。这与《

5、采一98一薇》一诗的作者所说“靡室靡家,猃狁之故”是多么不同!这个不同就在于:《诗经·小雅·采薇》的作者认为,只有抗击猃狁才能有室有家,而楚军却认为不抵抗秦军才能“顾其家”!这就清楚地说明,所谓屈原的抗秦爱国精神并不能代表楚国士兵和人民的心愿,而是一种贵族的心愿。李龚文说:“历史上秦国兼并战争的直接目的也并非在于解放六国人民,而是秦国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为了满足其无穷的贪欲和权势,具有掠夺性质。”这一点,笔者与李龚文并无大的分歧。笔者在文中说过:战国时代诸侯兼并土地的战争“往往表现出统治者的欲望、野心和随意性”。笔者与李龚

6、文不同的是,李龚文强调当时统治者发动战争的主观目的和战争的“嗜杀性”、“残暴性”。并由此出发提醒人们不要“不顾史实地拔高秦国兼并战争的进步性”。笔者认为,这是用反对一切战争的残暴和破坏性的心理揣测秦国兼并战争的功过。可是,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哪次战争又是仁慈的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始人评价历史上的兼并战争,主要地不是着眼于战争的残酷性,也不是看统治者发动战争的主观目的,而是看其是否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意义。正因如此,笔者才说:“判断这些战争的性质,不能从某一个诸侯国的利益出发,而应分析这些战争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7、然后决定肯定与否。”笔者在文中指出当时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目的,又指出兼并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的前提下肯定秦国消灭六国的历史进步作用,怎么就是“不顾史实地任意拔高秦国兼并战争的进步性”?试问,如何评价才算不“拔高”?难道像当时的六国贵族那样骂几旬“秦有虎狼之心”就是不“拔高”其进步性了吗?其实,当时的六国贵族骂“秦有虎狼之心”,也并不只在长平一战坑赵卒“四十余万”,还在于秦“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因为“不顾”“亲戚兄弟”,“上(尚)首功”,所以被六国贵族骂为“若禽兽耳”,“非所

8、施厚积德也”¨“。这就道破了六国贵族攻击“秦有虎狼之心”的根本原因。说透了,这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六国贵族看到秦国由于实行了奖励耕战等变法改革,从而使国力日益强大起来,于是便产生了两方面的担心:一方面担心泰国的强大会吞并自己的宗国,一方面担心秦国的变法改革之风会影响到自己的宗国。如果他们的宗国也像秦国一样实行变法改革,奖励耕战,奖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