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

ID:39956673

大小:150.1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4.体会诗词的内容,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及其情趣。教学重点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极其乐趣。教学难点小山村的图片、子规叫声录音、挂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再来

2、认识一位诗人,翁卷,他出生于美丽的江南水乡温州。每当人们提到他,就会想到这首诗。(出示课题及内容)二、初读1认读生字,学记生字。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把这首诗读正确,初步理解古诗内容。三、学习《乡村四月》,体会画面美1老师范读,轻重缓急得体,抑扬顿挫分明。2指名学生试读,老师相机指导。3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1)透过“绿遍山原”这四个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绿了?(山岭和原野都绿了。)(2)谁还从哪儿感受到了画一般的美?(白满川)①读着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②

3、(出示画面)你能把它读出来吗?(绿……)(3)四月的乡村还有更美的呢,听,那空中传来什么啼叫的声音?(子规声声)知道子规是怎么叫的吗?好,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子规的歌声。(4)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春天,山陵和原野遍布绿色,到处都是已翻耕好的水田,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呈现一片片白色。杜鹃声声啼鸣,似乎在催促人们快点干农活,春雨漾漾如烟似雾。)▲“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了”是什么意思?(结束)(2)理解这两句诗并体会感情。(乡村的四月,农民是非常繁忙的,干农活是非常辛苦的,但他们却

4、很勤劳,作者在这首诗中正是要赞美乡村四月里农民勤劳耕作,任劳任怨的精神)4指导朗读、背诵。四、明确课文主题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听到了这么悦耳的声音,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乡村四月呢?3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幸福的农家生活,美美地读读这首诗,用你的朗读带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乡村四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齐读古诗《乡村四月》。2这首诗描写了农村什么景象?(学生讲述

5、)设计意图:《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农村景象。二、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也是描写农村风光的。2教师释题意。“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是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指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杂兴,指随兴写来。“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三、介绍作者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请同学们看资料对作者更深的了解。设计意图:读者只有对作者生平深

6、入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四、朗诵诗,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整体感知诵读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读法及“兴”字读第四声。3请看挂图,哪些诗句描写了画面。4指名朗读、分组读、互相学习欣赏。5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懂诗句。6全班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及自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诗意思。五、品评朗读,感悟诗情、诗境1学生闭上自己的双眼,教师朗诵诗,让学生想象诗中意境。2逐

7、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写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间除草,夜里还忙于织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干。写出了劳动人民昼夜不停劳作的辛苦,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第二句描写了村里儿童不懂得除草和织布。但他们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童趣,流露出作者对热爱劳动的儿童的赞扬。六、拓展视野1想一想,说一说,你和诗中的儿童相比是不是更幸福?2背诵默写这首诗。第三课时一、课前预习1自学生字。2查阅并收集与该词相关的资料。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知道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姜太公钓鱼的钩子是直

8、的,而且不放鱼饵。他的钩离水面三尺,这能钓到鱼吗?他是在钓一个人——周文王。后来周文王果然来了。姜太公是钓来周文王对他的重用,果然帮助周文王推翻了暴政,建立周王朝。)2唐代词人张志和钓鱼与姜太公钓鱼有几他相似之处,也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今天我们就走进他 的词——《渔歌子》三、初读感知,读出“词”味1读这首词,每人最少读三次,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2指名朗读。3结合进行生字教学。四、精读感悟,悟出“词”画1什么叫“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