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

ID:39960211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6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_第1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_第2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_第3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_第4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一、概述《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编选的四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

2、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本课用两课时完成。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

3、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难点:、学习

4、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5、。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

6、知识。五、教学过程、煽情激趣,导入新课。播放褒禅山的相关图片,教师作简要介绍: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图片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

7、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熟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听录音,有感情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语言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研读文本,探究赏析。()、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明确:第段——山名考证;第段——游华山洞;第段——

8、游洞心得:第段——观碑心得;第段——同游者谁()、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