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香校本课程设计走近苏轼

王振香校本课程设计走近苏轼

ID:39998486

大小:4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16

王振香校本课程设计走近苏轼_第1页
王振香校本课程设计走近苏轼_第2页
资源描述:

《王振香校本课程设计走近苏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7]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

2、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7]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7] 文学影响《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

3、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在武侠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

4、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1] [5] 顺义一中校本课程教案校本课程名称:走近苏轼一、课程目标

5、:简单描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意义和要达到的标准。1、培养学生学习苏轼诗词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一文学家,并掌握探究的方法,拓展语文学习天地。2、了解苏轼的思想及其复杂思想产生的原因探讨,赏析苏轼的经典诗词,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增强诗文底蕴,提高文学素养。3、了解经典文化,接受人文精神熏陶,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课程实施策略:(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主要指探究式、体验式、实践性等;学习环境指的是对环境的要求)1、查阅资料2、积累知识3、讲授4、分析讨论三、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指的是考勤和平时表现;终结性评价指最后取得的成果,包括小论文、报告、作品、结课表演

6、等。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强化过程性评价。侧重课堂学习出勤、课堂参与、鉴赏分析体会、小组讨论研究等。四、课程计划及内容:(本学期校本课程拟开12次,学分2分,在下表内填12次教案)第一课时苏轼的生平及简单经历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简单经历。2、探讨生活环境对苏轼思想的。教学方法:查资料交流探讨一、苏轼的生平二、人物关系: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妻子王朝云妻子王闰之前妻王弗三、人物简介四、文学思想第二课时人物简评第三课时苏轼的三起三落第四课时诗词简介第五课时苏轼的主要作品第六课时苏轼的文学成就第七课时苏轼的书画成就第八课时诗作风格第九课时家庭成员第十课时苏轼轶事第十课时人物评价第十一课时乌台诗案对苏

7、轼影响第十二课时苏轼经典词作赏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