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

ID:40008384

大小:62.1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17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_第1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_第2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_第3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_第4页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知识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1-26章)时间轴:古代音乐(公元前16世纪)—》中世纪音乐(5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音乐(15、16世纪)—》巴洛克音乐(1600-1750)—》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下半叶始)—》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20世纪音乐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基本特征:科学性(十二平均律、和声、复调)、民主性、竞争性、法理性(严格的音乐结构和原则)。古希腊、古罗马音乐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源地):1.荷马时代—》2.前古典时期—》3.古典主义时期—》4.希腊化时期荷马时代:出现希腊史诗(即记叙历史的诗歌,以大型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故事为

2、主要内容)代表人物:盲诗人荷马代表作:《荷马史诗》(作品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载了古希腊的乐器、音乐观念等内容,包括对当时社会文明现状的描述。古希腊的古典主义时期:出现抒情诗(来源于民歌,以抒发个人细腻丰富的生活感受为主——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情感以及爱情即为核心)、颂歌(通常用于各种集体性的节庆仪式场合)以及悲剧(一种大规模的综合性戏剧体裁)。1.抒情诗(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分类:双管歌(哀歌)、琴歌、讽刺歌等。代表人物: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缪斯”女诗人萨福、阿纳克瑞翁。2.颂歌代表人物:品达罗斯(诗作被欧洲古典主义时代诗人视

3、为“崇高颂歌”的典范)3.悲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悲剧的三大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底斯(代表作《美狄亚》)希腊化时期: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在原有音乐体裁的基础上,喜剧开始盛行。古希腊音乐:单声部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为主,有独唱和齐唱两种形式,歌曲服从诗词,器乐主要用于伴奏。26陈杨康倩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重要的弦乐与管乐乐器:里拉琴、阿夫洛斯管。古希腊音乐音阶基础:四音音阶,由阿里斯多塞若斯提出。古希腊音乐思想:主要音乐美学思想及

4、人物和谐论(毕达哥拉斯:音乐与数)、净化论(柏拉图)和模仿论(亚里士多德)——反映出音乐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作用,有助于当时的君王的统治。古罗马音乐:实用化、仪典化、音乐规模庞大(音乐合奏形式)。仅做纯碎的娱乐,享乐之风。—》最初基督教音乐诞生罗马灭亡—》中世纪(黑暗时代):宗教长期桎梏与扼杀人性,神权统御一切。中世纪音乐:声乐为主。按社会现状分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按音乐形态分为单声音乐和复调音乐。宗教音乐:(一)单声部音乐——格里高利圣咏(8、9世纪):又称“素歌”,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格里高利圣咏

5、的基本特征:1.服务于教会;2.以无伴奏纯人声(男声)演唱的形式;3.歌词内容取自拉丁文的圣经和诗篇;4.单声部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为主,无变化音与装饰音;5.无明显节拍,乐谱中无标记节奏,音乐服从唱词;6.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代表作:《四旬节弥撒曲》之“慈悲经”)(二)多声部复调音乐横向变化(10-12世纪):原圣咏+新材料(旋律或歌词)/“哈利路亚”花唱旋律+歌词形成独立“继叙咏”;纵向变化(9世纪之后):在原圣咏主旋律上下方形成变化,即复调音乐。——奥尔加农与经文歌1.奥尔加农:最早的复调音乐形态,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

6、的同时演唱另一个声部。约9世纪开始最早平行奥尔加农—》约11世纪反向(逆行)奥尔加农—》约12世纪华丽奥尔加农(代表人物:[法国]莱奥南)2.迪斯康特(约11、12世纪):演唱规律的逐渐定型出现的六种节奏模式,被运用于复调音乐创作,创作出来的音乐有比较明显的分句,被称为迪斯康特。(代表人物:[法国]佩罗坦—“最佳迪斯康特”)26陈杨康倩3.克劳拉苏:段落的概念。指音乐作品中的一部分或一段,采用迪斯康特手法写成,用于华丽奥尔加农中。两声部形成对比,前后段落各有特色。——在独立出来的克劳拉苏的基础上形成13世纪最流行的复调音乐形式:经文歌4.经文歌(1

7、3世纪中叶前):两声部都有歌词的克拉拉苏被称为“经文歌”,后来增加到三个声部。三声部的经文歌在13世纪最为典型,歌词加入世俗歌词,内容多涉及爱情或逗乐取笑:说明中世纪宗教音乐已经渗入了世俗因素。(二)中世纪音乐理论成果:1.六声音阶(11世纪[意大利]圭多·达莱佐)辅助教学工具:圭多手2.教会调式(公元7-9世纪,公元11世纪确定):八中调式——多里亚调式(副多里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副~)、利蒂亚调式(副~)、混合利第亚调式(副~)3.记谱法:纽姆谱(9世纪)世俗音乐:在新艺术时期(约14世纪)之前,基本为单声部音乐。按语言分为拉丁语歌曲(单声

8、部的孔杜克图斯与戈利亚德歌曲)和方言歌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世俗歌曲)。1.法国游吟诗人(12-13世纪单声部歌曲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