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ID:40012130

大小:29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1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赠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复习要点: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作者作品。2.积累文章中重要的知识点3.学习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解答问题和写作文。4.积累文言文知识,会背诵默写《童趣》。一、词语拼音隐秘痴想 铁青凝成 诱惑喧腾(渲染、寒暄)一瞬间攀上朦胧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点缀、辍学)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炫耀)小心翼翼峭壁灌木落在后面颤抖    头颅屡次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把玩聒聒淘洗休憩擎

2、天撼地肃然起敬糟蹋庸碌骚扰茁壮辜负昂然挺立终极迸溅    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挑逗  笼罩发端嚷花穗船舱绽开酝酿槐树怡然自得明察秋毫藐小之物 鹤唳云端童稚沟壑二、文学常识及整体把握一、《在山的那边》1、作者:王家新2、古诗文中写山和海的名句。(后)3、体裁:诗歌4、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中“山”、“海”等重点词句的具体含义)。5、诗歌主旨的把握。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5、白日依山尽,黄

3、河入海流。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一、象征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借助某一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当我爬上那一座座()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

4、()了我枯干的心灵……诗歌中的“海”“山”都具有象征意义,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是什么意思?“枯干的心灵”呢?二、《走一走,再走一步》1、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体裁:散文2、识记鼓励人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3、体裁:哲理散文4、领悟文中所含的生活哲理。5、景物描写的作用:A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B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C展示人物性格;D推动情节的发展;E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战胜困难的例子:张海迪——高位截瘫,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斗争,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与一身,在老师的帮助鼓励

5、下,克服困难,成为一名作家。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遭受耳聋打击的贝多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张海迪)二、伏笔与照应悬崖只有二十米高,小伙伴们都能顺利的爬上,为什么“我”爬不上去?从前文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这样就为下文埋下伏笔。三、思想主题每篇文章都有它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有的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有的是议论点题,有的是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一篇文章,就要读懂其

6、中的思想内涵。回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表现的中心思想,思考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短文两篇》1、《蝉》作者:小思《贝壳》席慕蓉2、体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3、领悟两文的道理4、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抒怀5、有关生命的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四、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是文章的一种写法,在我们第一单元中所学的课文中,哪篇文章运用到了这种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紫藤萝瀑布1、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代表作《三生门》、《弦上的梦》等)2、古诗文中咏花的名句。3、了解文革时的相关背景。

7、4、体裁:散文5、背诵文章的主旨句6、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7、表现手法:对比、托物言志写景状物借景抒情从未见过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1、对比(十多年前的紫藤萝与现在的紫藤萝的对比)2、衬托(《爱莲说》)3、铺垫(《社戏》)4、伏笔(《走》中“八年来我一直有病”“杰利看起来有点不放心”)5、照应(《紫》开头与最后一节、第二课最后)6、象征(《在》中山、海等)7、欲扬先抑(《蝉》中有惹人厌烦到

8、感动)8、托物言志(《紫》一文)9、侧面烘托(《紫》第一节)五、童趣1、作者:沈复(朝代、身份、字、号)2、体裁:散文3、了解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成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4、概括文中的“物外之趣”。5、丰富的想象和联想。6、领悟文中的童真童趣,重温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珍藏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