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ID:40013599

大小:88.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7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_第1页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_第2页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_第3页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_第4页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王义超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留民营,是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所辖的一个村。30年前,它与国内环保机构合作,首开生态农业试验的先河,在中国探索生态农业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30年来,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实践获得了各方的关注。所取得的成绩和做法也得到了生态学界和国际组织的承认与肯定。以该村为实验基地的生态农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为在农业生态与环境方面的卓越贡献,留民营村负责人张占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它所具备的符号价值和示范意

2、义,注定会成为生态农业的标本而载入历史。本文简要介绍留民营村实施生态农业的历史,同时结合留民营生态农业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几点思考。一、留民营村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留民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北纬39°41′东经116°34′,距离天安门广场约28㎞,距离北京南六环路3㎞,属永定河冲击平原(图1)。图1.留民营村位置与地形图留民营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568.9毫米,地下水埋深1.5米。土壤为潮沙土、二合土、中盐二合土,有机质含量1.2%左右,地势较低,地下

3、水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以前种植高粱、水稻,后改种小麦、玉米,近年来主要以温室大棚形式,种植蔬菜等有机农产品。2、社会经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态农业试验时,全村有农户162户,829人,土地面积158.2公顷(2373亩),其中耕地130.5公顷(1957亩)[1]。30年来,人口总量变化不大,目前,有农户250户,861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亿,人均收入10450元,集体固定资产1.23亿元。[2]3、村庄平面图留民营村处于凤河和凤港河的中间,整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条状分布。从功能分区图看

4、,整个留民营形成了四个区:即农民居住区、畜牧养殖区、工业开发区、和农业观光区(图2)。图2.留民营村功能分区图二、留民营村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的简要回顾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试验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30年来,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建设可以大体上分为外源推动下的自发实践、有组织试验和继续调整逐步完善等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外源推动下的自发实践阶段上世纪后半期,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其他地区一样,京郊农村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给土壤、水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逐步引起了各方的重视。留民营村

5、虽然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能力采用有效的解决方式。1980年,在北京市沼气办的支持下,获得了联合国一个沼气项目的资助,按照人厕、猪圈、沼气三结合的办法,为全村每户各建了一个8立方米的家庭用沼气池,又购置180个太阳灶,165个太阳能热水器,分装在每户家庭(表1)。表1.80年代初的主要工作类别名称数量备注太阳能太阳灶采光面积2.6平方米的ZNT-Ⅱ型太阳灶10个;采光面积2.0平方米和1.5平方米的薄型铸造太阳灶10个和160个太阳能热水器共有容量为150公斤水的太阳能热水器165个主要在4-1

6、0月间使用,扣除20%的阴雨天气,全年可使用171天太阳能采暖房共有太阳能采暖房38间以冬季使用4个月计,扣除20%的阴雨雪天全年可使用96天生物能沼气池每户各建一个8立方米的家庭用沼气池全年只有2个月产气率达0.1立方米沼气/(立方米池体·天)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是一个外源推动下的自发的新能源利用阶段,它为后续的生态农业试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第二阶段:有组织试验阶段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试验是由环境保护部门而不是由农业管理部门主持开展的。1982年初,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向国家环境保护局申请了一个关

7、于建设生态村的研究课题,在经过多次波折后[3],最终争取到留民营村的合作,以留民营为试点,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研究。当年11月,《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与研究》正式获准立项,被列为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六五”(1981-1985)重点研究项目。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和技术方案的制定,留民营村负责生产项目的实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实施2年后,也就是1984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该项研究是国内第一次对生态农业进行的全面、系统、定量的研究,探索在当时国

8、情国力条件下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和农业生态平衡。[4]该项目历时4年,主要开展了3项工作: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生产结构的调整与建设;农业有机废物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工艺的建设(主要工作见表2)。表2.1983-1986年主要工作[5]项目新建改扩建缩小取消种植业苗圃(6亩)植树(2000株)蘑菇房(1000平米)菌种培养室(2间)藕塘(2.5亩)蔬菜大棚(25亩→40亩)菜地(120亩→200亩)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